- 专家简介:金民卿,1967年生,河南洛阳人,哲学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部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重点学科(党史党建学科)负责人,为中央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课题组主要成员。
金民卿:越是在重大历史节点,越需要领导核心访谈实录:坚定理想信念是首要任务金民卿:理想信念是一个特别重要的问题,强调它在当前新形势下党内生活中的重要性,这与当前我们党的形势发展和当前党员干部的思想状况密切相关。首先要明确,理想信念指的是什么?那就是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共产主义这个词是中国共产党从成立的时候就始终坚持的,中国共产党以实现共产主义社会为目标,所以说共产党姓“共”,不姓“社会”,不是民主社会主义党;它也不姓“无”,不是无政府主义党。它姓的是共产主义。所以说,如果我们不讲共产主义,就好比我姓金但不敢说我姓金,那这叫什么?这就是忘本。我曾经开过一个玩笑,一个农村的孩子去上大学,他父亲去看他,他跟同学介绍说这是我老乡,却不敢说这是他爸。这个孩子就是忘本,就该打!一个共产党员,他跟别人不敢讲共产主义,这不是一样的道理吗?所以习近平同志这些年来特别强调一个问题:中国共产党人不能忘本,不能忘初心。什么是我们的初心?一个根本就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就已经确立下来的远大的理想和目标,也就是共产主义,共产党人永远不能够忘记共产主义这个目标。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面临的长期执政的考验、改革开放的考验、市场经济的考验和外部环境的考验都非常严峻,一些党员,甚至是一些领导干部在理想信念这个方面就动摇了,甚至放弃了。这是我们党的建设中非常值得警惕和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我们说严肃党内政治生活,首先就是要把一开始就确立的需要牢记的理想信念问题牢牢抓住。在当前的环境中,理想信念的确经受着考验。每一个共产党人生活在市场经济的现实中,都会面临对个人利益和党的利益,现实目标和长远目标的考量。这种思考也必然包括前述两种利益和目标不一致时应如何选择。一个坚定的共产党人,一个真正的共产党人,就是要把党的目标放在首要的位置,把长远的、人民的利益放在首要的位置,让自己和个人服从于党的长期的远大目标。这是我们当前坚定和践行理想信念一个首要的准则。共产主义的实现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求是网:网上有一种声音,认为共产主义是虚无缥缈的,特别是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共产主义理想已经不需要了。对于这种言论,您觉得我们应该如何回应呢?金民卿:共产主义渺茫论也好,认为共产主义遥遥无期也好,类似观点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来一直都存在。这其中的问题是,他们并没有真正理解何为社会主义,何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是什么?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第一个阶段,那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的初级阶段。因此,不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还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其逻辑的根源以及思想的起点就是共产主义。如果把这个前提去掉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无从谈起。西方很多势力攻击说中国已经不是社会主义了,就是因为我们有一些人秉持共产主义渺茫论,放弃了共产主义的信仰。你连根本和目标都放弃了,还谈什么社会主义?习近平同志一直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那么为什么是社会主义呢?因为我们坚守着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坚守着共产主义的基本原则。这些原则包括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人民当家做主的目标设计,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或者叫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以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个远大的目标等等。这些都是我们一直坚守的。正因为我们坚守了,我们才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主义。因此,共产主义、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一个逻辑的线索,不能切断。我们现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朝着共产主义前进的一个过程。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我们现阶段的基本纲领,也可以说是最低纲领。这个纲领具备远大的含义,那就是在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后,要朝着共产主义的目标继续前进。尽管共产主义离我们还比较遥远,但我们现在做的事情就是朝着它走的一个过程。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共产主义绝不是“土豆烧牛肉”那么简单,不可能唾手可得、一蹴而就,但我们不能因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就认为那是虚无缥缈的海市蜃楼,就不去做一个忠诚的共产党员。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实践,就是向着共产主义的实现而做出的扎扎实实的努力。“核心”与“集体智慧”并不矛盾求是网: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着重提出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我们该如何理解“核心”的深刻内涵?金民卿:十八届六中全会一个重大的成果就是确立了习近平同志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这个问题一提出来就引起了全党和整个社会强烈的关注。大家很高兴,但是也存在些许疑惑,主要就是这个“集体智慧”和“核心”的关系。其实二者是辩证统一的,是内在统一的,不能把二者割裂开来,更不能对立起来。它们是辩证统一的、内在关联的、有机互动的关系。从党的历史上来看,在中国共产党长期奋斗、不断胜利的过程中,当我们确立了一个坚强领导核心的时候,恰恰是我们党集体智慧迸发的时候。例如红军长征之前,我们党也有一大批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但是我们还是在发展的路上遭遇了非常曲折的经历,为什么?主要一个原因就是当时我们党还没有形成一个强有力的、政治上非常可靠的、理论上有创造性的、为民情怀非常浓厚的领导核心。因此,当重大问题出现,我们往往不能形成一个具有独立性、自主性、创造性的理论和政策选择,进而在彷徨依赖中失败,或者说遭遇惨痛曲折。遵义会议后,毛泽东同志的核心地位得以确立,我们党的领导人和领袖们,包括周恩来、朱德同志等,他们的智慧也得到很好发挥。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一个核心必须要具备高超的政治智慧、深厚的为民情怀、坚定的理想信念,同时还要有巨大的理论创新能力。在这样的能力之下,党内其他领袖的聪明才智才会迸发,并经由核心来完成集中的过程。领导核心和集体智慧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是党的民主集中制一个很生动的体现。群体的智慧并不是在平等地出现之后就会有成果,这种智慧有不同的方向和侧重点,而核心的作用就是把这些智慧集中起来,使其朝着一个明确的方向前进,使这种智慧能够共同形成历史合力。不论是中国的发展还是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往往是在最关键的时候,在重大的历史转折时期,核心的作用就显得特别突出、特别重要。前面说的遵义会议前后的毛泽东同志也好,还有改革开放前后的邓小平同志也好,都体现了这一点。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我们现在要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这个伟大斗争包括国内和国际上的矛盾,包括不同制度、不同意识形态的冲突,以及进入到深水区的中国改革。在这样的形势下,要怎么办?既需要广大的党员、群众都去思考和探索,更需要一个核心把这些思考和探索集中起来,从而形成巨大的理论和政策的创新。这就是我们现在为什么要把习近平同志的核心地位明确地确立下来,并且要求全党必须确立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的原因。越是在重大的历史节点,重大的转折时期,就越需要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因为越是在转折的时候,就越是矛盾迸发的时候,当各种各样的矛盾出现,如果没有一个定盘星,没有一个主心骨,就可能陷入矛盾漩涡当中。但是,有两个问题需要明确:第一,核心不是自封的,而是全党和全体人民选择出来的。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带领党和国家在国际上处理了各种矛盾,赢得了广泛的尊重;在国内经历了经济新常态的过渡,跨过了深化改革中的险滩,使中国得到了平稳发展,这些成绩都是有目共睹的。从基层民众到党的领导层,都有共同的愿望,希望确立这样的核心,这是大家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第二,核心不是天生的。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并不是说习近平同志生下来就可以成为核心,他是通过自己的实践和领导能力,获得了全党的认同才成为核心的。一个核心的形成,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不是天生的,而是实践中培养锻炼出来的。
讲课预约电话:13811229543李助理(微信同号)
上一专家观点:谢春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意义
下一专家观点:曲青山:新形势下从严治党有哪些新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