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家简介:曲青山,男,汉族,1957年5月生,山东荣成人,1973年12月参加工作,1975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央党校研究生学历,历史学学士,教授。现任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中国中共党史学会副会长。
曲青山:新形势下从严治党有哪些新内涵访谈实录:曲青山:党的历史经验表明,开展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对我们党的自身建设和事业发展都至关重要。只要党内政治生活开展得严肃认真,党就团结,就有力量,就能克服各种困难,抵御各种风险,党和人民的事业就前进和发展。而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是同党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组织路线、群众路线密不可分的,党的正确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组织路线、群众路线,能对开展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起到政治保障、思想引领、组织保证、群众基础作用。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是我们党坚持党的性质和宗旨、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法宝,是解决党内矛盾和问题的“金钥匙”,是广大党员干部锤炼党性的“大熔炉”,是纯洁党风的“净化器”。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一贯高度重视开展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党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大胆探索和创新实践。(一)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探索和实践。我们党从一成立起就确定了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从建党一开始起就是按照列宁的建党思想来建设党的。在党的一大制定的第一个纲领和党的二大制定的第一部党章中,都对党内政治生活作出了严格的规定。党的第五届中央政治局依据党的五大精神修订党章,第一次把民主集中制写入党章。三湾改编提出把“支部建在连上”,最先强调了党内政治生活在军队建设中的重要性。古田会议批评和纠正主观主义、极端民主化、单纯军事观点等党内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确定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初步回答了在以农民为主要成分的条件下,如何从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入手,保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和建设党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问题,成为我们党积极开展思想斗争、严格党内政治生活并取得成效的重要开端。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教条主义在党内的统治,独立自主地解决了党的组织领导、军事领导等重大问题,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红军和党中央的实际领导地位,标志着我们党在政治上开始走向成熟。党的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央委员会工作规则与纪律等三个决定,用严格的纪律来规范党内关系。延安整风针对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党八股问题,在全党第一次以集中教育的方式开展整风,提出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提出了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提出了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党内政治生活方式,提出了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重要原则。党的六届七中全会原则通过《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建党以来的一些重大政治问题作出结论。党的七大制定了新党章,第一次规定了党员的权利与义务,概括和提炼了党的三大作风,初步形成了我们党所特有的党内政治生活的基本规范。解放战争中党提出了建立报告制度,健全党委制和注意党委会的工作方法。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提出“两个务必”,作出不给领导者祝寿等“六条规定”。这一切,有效纠正和克服了大革命后期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一度在党内占据统治地位的右倾机会主义和“左”倾教条主义实行的“一言堂”“家长制”和“残酷斗争、无情打击”的错误做法,为我们党取得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胜利,建立新中国,奠定了重要的思想政治基础,也为正确开展党内政治生活积累了成功经验。(二)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探索和实践。新中国建立后,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以及党的现状,我们党进行了整党整风和“三反”运动,开始探索党在执政条件下,如何开展党内政治生活的问题。党的八大修订了党章,对党内政治生活进行了科学总结和新的探索,明确规定了党内的各种关系,为加强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毛泽东同志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阐述了正确开展党内政治生活的途径、方法和目的。七千人大会是党在相当大的范围内直接发扬民主,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一次有益探索和尝试。1957年后,由于党在指导思想上发生了“左”的错误,党内的政治生活出现一些不正常现象。以往已经取得的成功经验和好的做法以及正确的原则、有效的制度,没能坚持下来,最后导致“文化大革命”那样的全局性失误,给党、国家和人民带来了灾难。(三)党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探索和实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总结失误的教训,恢复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现了工作重点的转移。全会决定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健全党规党法,严肃党纪。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总结党内政治生活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深刻教训,审议通过了《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第一次以党内法规形式对党内政治生活作出规范。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党的十二大制定和通过了新党章,恢复了党的七大、八大的优良传统,初步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的新鲜经验,使党内政治生活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从党的十三大到党的十八大,这六次党的代表大会根据形势发展需要,都对党章进行了修订。党中央还多次召开中央全会,研究部署党的建设,先后制定一系列党内法规,组织开展了整党和系列专题教育活动。这一切,不仅对加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起到了政治保障作用,也有力纠正了曾一度出现过的党内政治生活失之于宽、失之于松、失之于软的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坚定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的建设,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集中整饬党风,严厉惩治腐败,赢得了党心民心,为开创治国理政和管党治党新局面提供了重要保证。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专题研究全面从严治党问题,是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记者:在全面从严治党的背景下,六中全会通过的两部党内法规绝不能是摆摆样子,如何真正把两部法规落实?曲青山: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的一个重要制度成果,就是通过了《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这两部党内重要法规。准则在党内法规体系中位阶比较高,它仅次于党章。新准则和1980年准则是相互联系、一脉相承的,后者在党的历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它的很多原则和规定,在今天仍然是适用的。那么,今天为什么要制定一个新准则呢?这是因为我们党正处在一个关键的历史节点上,需要针对新情况新问题作出新规定,新准则指出了当前党内政治生活中出现的一些突出问题,又给它开出了一个对症的药方。《条例》是对2003年颁发试行的党内监督条例做了修订,特别是把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理论和实践中的成功经验、做法以法规制度的形式确定下来。这两部党内重要法规的审议通过是一个标志性事件。以这两个法规的通过为标志,全面从严治党更加全面深入推进。那么如何把两部法规真正落到实处呢?第一,规章制度的生命在于执行。如果得不到执行,或者执行不充分、不彻底,规章制度就失去了意义,就没有生命力。作为党内法规,它是一个硬约束,只要你是中国共产党党员,你就必须无条件遵守,这是外在的纪律要求。第二,要把外在约束逐渐内化成思想认识,落实到自觉行动。内心的修养和外部的约束,要同时起作用。学习教育要跟得上,要靠不断学习加强体会和感悟,发自内心地去遵守《准则》和《条例》,形成一种自觉、一种习惯。第三,全党必须一体执行,防止搞变通、打折扣。条例没有对中央部委和地方党委制定实施细则作出授权规定,就是说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不再搞实施细则,而是要一体遵行全党的统一实施细则,要列出权力权利清单和问题清单,细化和精确到每项具体的工作,不能是一个模糊概念,那样就容易走样。第四,监督问责要跟上。督查是一种有效手段,要突出问题导向,对责任落实、教育宣传、监督查处、制度执行等方面有疑必查,对突出矛盾突出问题、干群反映、潜在风险隐患等搞清楚,把真实情况摸清楚,切实增强督查工作实效。记者: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强调:“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在您看来新形势下从严治党有哪些新内涵和新要求?曲青山:全面从严治党是党的建设理论的新发展。党的十八大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举旗亮剑,谋篇布局,从实行八项规定、改进作风切入,以上率下,并不断加大反腐败工作力度,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紧紧围绕全面从严治党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作出了一系列新部署,出台了一系列新举措,由此开创了党的建设和各项事业发展的新局面。正是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在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中,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从严治党的重要思想。全面从严治党,核心是“加强党的领导”,基础在“全面”,关键在“严”,要害在“治”。只有通过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才能提高党驾驭全局、推动发展、化解矛盾、应对风险的能力,承担起历史赋予我们党的崇高使命,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全面”就是全方位、全覆盖、全过程。就是管全党、治全党,面向全体党员、所有党组织,覆盖党的建设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各个部门,重点是抓住“关键少数”。“从严”就是一丝不苟,严肃认真。“‘严’就是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就是要“严”字当头,将党的建设的各项任务落深落细落小落实,把“严”贯穿到管党治党的各方面,贯穿到党的建设的全过程。“治”就是明确方向,明确任务;突出重点,瞄准目标;上下联动,内外互动;综合施策,综合施治;同向发力,同时发力;落实主体责任,落实监督责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治’就是从党中央到省市县党委,从中央部委、国家机关部门党组(党委)到基层党支部,都要肩负起主体责任,党委书记要把抓好党建当作分内之事、必须担当的职责;各级纪委要担负起监督责任,敢于瞪眼黑脸,勇于执纪问责。”只有这些关键主体的责任落实了,才能实现严格之“治”、认真之“治”、及时之“治”,才能“使管党治党真正从宽松软走向严紧硬”。六中全会对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作出了新的重大部署,对全面从严治党提出了许多重大观点、重大举措,这也是六中全会的精神要义之所在。那么,六中全会对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加强党内监督提出了哪些新要求呢?(一)抓住思想教育这个根本。抓思想教育是我们党的一个宝贵经验。六中全会强调,加强思想教育和理论武装,是党内政治生活的首要任务,是保证全党步调一致的前提和基础。毛泽东曾经指出:“掌握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回顾这些年,党内政治生活、政治生态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根子还是一些党员、干部理想信念这个“压舱石”发生了动摇,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出现了松动。理想信念源自坚守,成于磨砺。要坚持不懈强化理论武装,毫不放松加强党性教育,持之以恒加强道德教育,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坚守真理、坚守正道、坚守原则、坚守规矩,明大德、严公德、守私德,重品行、正操守、养心性,做到以信念、人格、实干立身。(二)抓住严明纪律这个关键。抓严明纪律也是我们党的一个宝贵经验。六中全会指出,纪律严明是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保证。要强化党内制度约束,扎紧制度的笼子。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是党最根本、最重要的纪律,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是遵守党的全部纪律的基础。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要自觉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做到坚守政治信仰、站稳政治立场、把准政治方向。要坚持有令必行、有禁必止,坚决查处各种违反纪律的行为,使各项纪律规矩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防止出现“破窗效应”。要按照《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精神,对现有制度规范进行梳理,该修订的修订,该补充的补充,该新建的新建,让党内政治生活有规可依、有章可循。各级党组织都负有执行纪律和规矩的主体责任,要强化监督问责,对责任落实不力的坚决追究责任,推动管党治党不断从“宽松软”走向“严实硬”。(三)抓住选人用人这个导向。抓选人用人是我们党的一个宝贵经验。六中全会强调,选人用人是政治生态的风向标,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对政治生态危害最烈,端正用人导向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治本之策。要落实好干部标准,严把政治关、品行关、作风关、廉洁关,真正让忠诚干净担当、为民务实清廉、奋发有为、锐意改革、实绩突出的干部得到褒奖和重用,让阳奉阴违、阿谀逢迎、弄虚作假、不干实事、会跑会要的干部没市场、受惩戒。要大力整治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使用人风气更加清朗,坚决纠正“劣币驱逐良币”的逆淘汰现象,以用人环境的风清气正促进政治生态的山清水秀。要完善从严管理监督干部制度体系,解决“重选轻管”问题。同时,要抓紧健全容错纠错机制,加大正向激励力度,引导广大干部保持良好精神状态,奋发有为、敢于担当。(四)用好组织生活这个经常性手段。重视组织生活是我们党建立以来的一个优良传统,也是我们党的一个政治优势,更是我们党的一个重要历史经验。六中全会指出,党的组织生活是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和载体,是党组织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监督的重要形式。一个班子强不强、有没有战斗力,同有没有严肃认真的组织生活密切相关。要认真落实“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民主评议党员、谈心谈话等制度,加强经常性教育、管理、监督。要创新方式方法,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提高组织生活质量和效果。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我们党强身治病、保持肌体健康的锐利武器,也是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手段。领导干部要带头,班子要作表率,在党内营造批评和自我批评的良好风气。领导干部要坚决反对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明知不对、少说为佳的庸俗哲学,坚决克服文过饰非、知错不改等错误倾向。(五)抓住继承和创新这两个关键环节。坚持继承和创新的统一、搞好二者的结合是新形势和任务的需要,是我们党总结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得出的结论。六中全会强调,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党内政治生活的光荣传统,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是党的宝贵财富。光荣传统不能丢,丢了就丢了魂;红色基因不能变,变了就变了质。同时,要立足新的实际,不断从内容、形式、载体、方法、手段等方面进行改进和创新,善于以新的经验指导新的实践,更好发挥党内政治生活的作用,努力在全党形成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记者:十八届六中全会公报发布后,“核心意识”受到了广泛关注,公报中为什么特别凸显“核心意识”,对“核心”应该怎么理解?曲青山:一个国家、一个政党,领导核心至关重要。怎么来理解呢?首先,从理论层面上看。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观点。恩格斯在《论权威》一文中强调,权威是以服从为前提的,带有强制性,人们必须服从。列宁在《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批判“左派”把领袖同群众对立起来的错误观点时,强调了无产阶级政党及其领导核心的重要作用,指出群众是划分为阶级的,阶级通常是由政党领导的,政党通常是由比较稳定的集团主持的,而这个集团是由最有威信、最有影响、最有经验、被选出来担任最重要职务而称为领袖的人们组成的。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历史人物可分为正面的历史人物(杰出人物)和反动的历史人物。其中,正面的历史人物加速社会的发展,反动的历史人物延缓社会的发展。俄国的普列汉诺夫,曾经在《论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问题》一文种说过,历史人物是指历史事件的当事人,他们能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明显地留下自己意志的印记,能够影响历史事件外貌特征。一个伟大人物之所以伟大,并不是因为他的个人特点使伟大的历史事变具有个别的外貌,而是因为他所具备的特点,使他自己最能为当时在一般的和特殊的原因影响下所发生的伟大社会需要服务。所以,历史的潮流和趋向是人民群众决定的。但是也不能忽视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那么我们今天讲到这个核心问题,首先就要明确,一个政党必须要有一个核心。我们党是马克思主义的政党,所以我们的组织制度、领导制度是民主集中制,民主集中制它有两条,第一条坚持集体领导;第二条集体领导里面必须要有个核心,全党要维护这个核心。第二,从历史层面来看。首先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来说,马克思等人创立了第一国际,实际上马克思当年就是共产主义运动的灵魂,起到核心的作用。到了第二国际,恩格斯也起到了这个灵魂的作用、核心的作用,到了第三国际,实际上列宁就是共产主义运动的核心,维护苏维埃政权,建设社会主义。到了斯大林时期,由于没有处理好领袖和政党的关系走向了个人专断,搞个人崇拜,给苏联带来了灾难,这是一个教训。这告诉我们马克思主义政党需要有坚强、成熟的领导核心。从我们党的历史来看,我们民主革命时期28年,以遵义会议为界,前14年,我们党没有形成一个成熟的领导集体,也没有形成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所以遭受了两次挫折和失败,一次是大革命失败,一个是中央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进行二万五千里长征。但是遵义会议是一个转折,会上确定了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实际领导地位,我们党开始逐渐形成一个成熟的领导集体,形成了一个领导核心。所以你再看这后14年,情况就大不一样,我们党有了正确的前进方向,带领中国人民克服一个又一个艰难险阻,先后取得红军长征的胜利、抗日战争的胜利、解放战争的胜利,最终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第三,从习近平总书记个人来看。习近平同志成为我们党的领导核心,是党内选举产生的,也是在实践中形成和得到拥戴的。习近平同志具有厚重的人生阅历、厚重的文化功底和厚重的实践积累;具有治国理政的雄才大略,高瞻远瞩、运筹帷幄的领袖风范;具有始终心系党和国家、情系人民的人格魅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都取得了新的伟大成就,推动党和国家面貌焕然一新,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这一切,从根本上说,就是因为有党中央这个坚强领导核心,有一个好的中央政治局、好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好的总书记作为党的领导核心。4年来,习近平总书记赢得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衷心拥护和爱戴,也受到了国际社会高度赞誉。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写到公报中,是党心军心民心所向,是众望所归,是名副其实。那么,怎么去理解“核心”这个概念呢?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的领导地位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大优势和最本质特征。党章规定,党的最高领导机关,是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它所产生的中央委员会,在全国代表大会闭会期间,中央委员会执行全国代表大会的决议,领导党的全部工作,对外代表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和它的常务委员会在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闭会期间,行使中央委员会的职权。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共中央政治局及其常委会是党的领导核心,习近平总书记是党中央的领导核心。一个有智慧、有担当的领导核心,事关13亿多中国人民的福祉和利益。我们正在进行新的伟大长征,要取得胜利,必须坚决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照办,党中央禁止的坚决杜绝,自觉维护核心、拥护核心、看齐核心、紧跟核心,这是深刻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得出的科学结论,是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的根本保障,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根本利益所在。
讲课预约电话:13811229543李助理(微信同号)
上一专家观点:金民卿:越是在重大历史节点,越需要领导核心
下一专家观点:叶檀:梅姨走特朗普路线,拿着大把欧元的人要小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