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更加注重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明确部署。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经济增长速度由高速转为中高速,经济结构由中低端迈向中高端,发展动力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资源环境要素投入呈下降态势。在这样的底色上,建设生态文明机遇与挑战同在,如何理解“更加注重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部署?如何发力?《经济日报》记者就此采访了环保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民生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夏光。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这是中央作出的重大判断。其中的一个依据,就是从资源环境约束看,过去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空间相对较大,现在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夏光认为,正是从这个意义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更加注重建设生态文明”的部署,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处理好新常态下环境与发展的关系。”
那么,如何处理好新常态下环境与发展的关系呢?夏光认为,要解决两大命题。其一,如何满足新常态下人民群众对清洁空气、水,安全食品的基本环境需求。这是一种新的需求。其二,以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的环境承载能力,支撑未来更高、更多的经济发展。“第一个命题解决的是生存问题,第二个命题解决的是发展问题、经济问题。”新常态下更加注重建设生态文明的发力点,就是要找出上述两大命题的答案。
解决第一个命题,在夏光看来,要做到4点:一是进一步划清生态红线,把生态环境的两种功能区分清楚,多少是用来满足生存需要的,多少是可以用来支撑发展经济的。生态红线既包括在国土空间上划定开发、保护的区域,也包括对资源使用量的设定。例如,对煤炭的消耗量、污染物排放总量等的限制将会越来越严格,门槛也会越来越高。
二是在划定生态红线后,要用严格的法律法规治理环境。依法治国是建设生态文明的一个基本途径。他认为,在新常态下,“十三五”时期对环境的法治管理将从严从紧。因此,所有人在生态环境方面的法制意识上都要有大的转变。
三是要动员全民参与。今年开始实施的新《环保法》中专门有一章讲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这相当于打开了一个大大的闸门,把社会力量释放出来。“过去,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程度低,没有途径;现在,人民群众有了更多的参与权利和渠道,必将成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巨大力量。”夏光说。
四是对发展进程进行整体优化。夏光谈到,守住生态环保底线,仅靠在污染发生后进行治理是不行的,最重要的还是要转变我们的发展方式。在经济领域,要鼓励发展绿色循环低碳经济等。在政治领域,要进一步健全干部评价和任用体系,特别是把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效作为选任干部的重要依据。在社会领域,要强调每个公民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者、实践者和受益人,从节约用水、绿色出行等具体事情做起,并积极地参与对政府和企业的监督。
解决第二个命题,夏光认为,关键是建立新型的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关系,用较小的环境代价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说到建设生态文明,人们往往认为就是改善环境、保护生态。这是不全面的。发展经济、增强国力、造福人民也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题中之意”。那么,如何以有限的生态承载力和环境容量来支撑更大的经济发展呢?就是要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通过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来破解这一难题。
当前,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与我国的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有关系,原因之一是自然资源的所有权不落实,所有权人利益没有实现。要按照所有者和管理者分开的原则,改革自然资源管理体制。“像环境容量、生态承载力等,现在已经成为稀缺的自然资源,可以像矿藏资源一样,用市场办法进行优化配置。”夏光认为,“不能再把它们更多地配置在低效的、消耗型的产业上面,而是要把它配置到更高效、带来更大经济效益的产业上去。”
“更加注重生态文明建设,现在已经逐步从宣示理念、提高认识的阶段转入顶层设计、落实规划的阶段。”夏光说,“放眼世界,中国是追求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最积极、最认真的国家,原因在于我们对此最有需求。虽然现在我们生态环境问题比较严重,但展望新常态下的前景,可以肯定地说,中国一定会在绿色转型和发展方面走在世界的前列。”
夏光 中国民生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