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先,经济增长放缓是向潜在增长率回归的过程。所谓潜在增长率,是指在社会充分就业的条件下,在资源和环境得到合理利用和保护的前提下,在物价保持基本稳定的背景下的经济增长率。改革开放30多年来,多数时间中国经济增速在国际上都是最高的,成就举世瞩目。同时我们必须意识到,这期间经历了多次通货膨胀,资源消耗过快,环境污染比较严重,表明很多时候我们的增长是超过潜在增长率的。理论和实践证明,长期超过潜在增长率的增长是不可持续的。从推动经济长期增长的传统要素劳动、资本和资源的情况看,我国劳动人口自2012年开始出现净减少,目前比较严重的产能过剩制约了投资的增长,资源和环境的硬约束影响了资源对增长的贡献,推动经济增长的传统动力在减弱,而同时随着劳动人口的持续减少,满足充分就业所需要的经济增长率也要低于过去,因此潜在增长率处于下降趋势。
其次,是主动调控的结果。长期以来,中国经济结构不合理日益成为影响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顽疾。其中重投资、轻消费,重工业、轻服务业是不合理经济结构的典型反映。全面深化改革,重要的一点是要通过改革的药方来彻底治愈结构不合理的顽疾。目前看来,成效逐步显现,在影响当前经济增长下滑的结构因素中,投资增长相对下滑比较明显,消费增长平稳,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在增强;工业增幅明显回落,但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在增加。当然,这里的主动调控还包括为实现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强化的节能减排、化解产能过剩等一系列政策,一定程度上也抑制了高耗能产业、产能严重过剩产业的产出增长及其投资增长。
第三,是经济增长基数抬高后的自然结果。目前对于发达国家来说,年经济增长率能达到3%就算是高增长了,这主要是因为其增长基数已经很高的缘故。记得在亚洲金融危机冲击下,我国经济增速一度低于8%,当时的保增长政策就是要保增长不低于8%,而那时人均GDP还不到800美元,现在人均GDP已离7000美元不远,增长的难度自然不可同日而语。毫无疑问,现在要让经济增长在7%以上,比当年希望经济增长在8%以上要困难得多。
潘建成 中国民生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