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邹东涛专家介绍:邹东涛 邹东涛1949年11月出生,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经济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享受者。西北大学物理系毕业及经济学硕士研究生毕业,留校任教。1994年经全国公开招考任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研究所副所长。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主编有《哈佛模式·项目管理》等书,发表论文100余篇。
习近平总书记改革理论三个关键词
习近平同志接任总书记以来,在中国和世界的政治舞台上展示了其特有的朴实、随和、亲切而又坚毅的风格。从媒体的各类报道中,人们已经耳闻目染了总书记的许多讲话,了解了他的许多思想,领悟了他的许多精神。这里初作梳理如下。改革的人民性理论毛泽东曾说过,“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动力”。中国共产党自成立那天起,就公开宣称了它的人民性,并以解放人民为根本宗旨。人民群众是中国共产党的坚实社会基础,中国共产党来自人民,也一切为了人民。改革也是一样。共产党人发起和领导改革,也是为了人民,是全体中国人民共同参与和推进的。党的十八大习近平总书记接过这面改革的大旗,也一如既往坚持改革的人民性。这种人民性表现在改革不是某一政党、某一群体的事情,而是全中国人民共同的伟大事业。改革的目的不是为了某一个政党、某一个群体的利益,而是为了全中国人民的共同利益。在2012年12月31日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的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系统阐述了改革的人民性,“改革开放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必须坚持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坚持在党的领导下推进。改革开放在认识和实践上的每一次突破和发展,改革开放中每一个新生事物的产生和发展,改革开放每一个方面经验的创造和积累,无不来自亿万人民的实践和智慧。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越繁重,我们越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越要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善于通过提出和贯彻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带领人民前进,善于从人民的实践创造和发展要求中完善政策主张,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不断为深化改革开放夯实群众基础”。在2013年10月29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快推进住房保障体系和供应体系建设”进行第十次集体学习的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就群众的住房建设作了系统讲话,他指出,“加快推进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建设,是满足群众基本住房需求、实现全体人民住有所居目标的重要任务,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证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必然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各项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努力把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建设办成一项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德政工程”,“住房问题既是民生问题也是发展问题,关系千家万户切身利益,关系人民安居乐业,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群众住房问题。经过长期努力我国住房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同时,我们也要看到,解决群众住房问题是一项长期任务,还存在着住房困难家庭的基本需求尚未根本解决、保障性住房总体不足、住房资源配置不合理不平衡等问题。人民群众对实现住有所居充满期待,我们必须下更大决心、花更大气力解决好住房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总有一部分群众由于劳动技能不适应、就业不充分、收入水平低等原因而面临住房困难,政府必须补好位,为困难群众提供基本住房保障”。改革为了人民,就必须从民众最期盼的领域改起。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共中央于2013年11月22日在中南海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就今年经济形势和明年经济工作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的意见和建议。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说:“改革要从群众最期盼的领域改起,从制约经济社会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改起,让全社会感受到改革带来的实实在在的成果,最大限度凝聚改革正能量。要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大力调整产业结构,积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全力做好改善民生工作,加大空气污染防治力度,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关注民生是人民性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时时处处关怀着民生。这都表明,总书记和人民心连心。同时也表明,中国共产党永远与人民心连心。持久性改革理论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少场合谈过:“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这就是说,改革是一个长期的任务,即“持久性”。这也表明,革命难,改革也难,改革攻坚更难乎其难。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了二十八年,取得了伟大胜利,成立了新中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经济体制改革,进行了三十五年,已经取得巨大成就,改革释放的能量促进了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三十多年,同时也促进了世界经济增长。这早已是世界共识。改革初期出生的人,都逐步跨入中年了,但大家都感觉到改革的任务远远没有完成,好像是越改事情越多,愈改愈难。“改革没有完成时”,其实正表明了改革的艰巨性。充分认识了改革的持久性和艰巨性,就必须下定决心将改革进行到底。一个个短期性、眼前性的问题的不断解决,就完成了长期性的艰巨任务。改革的长期性、艰巨性与持久性是有机统一的。毛泽东在抗日战争初期写过一本书,叫做《论持久战》,即对日本侵略者的“持久性抗战”。当时觉得抗战多长、多难呀!这个持久战打了八年,终于把日本鬼子赶跑了。而我国的改革进行了三十五年,仍然处在“进行时”。“艰巨性”是由“任重”和“道远”构成的,改革比抗日战争的时间还要长、还要持久,是因为改革的任务非常艰巨,而且矛盾更加错综复杂。一个任务完成了,又会生出新的任务来。改革,有时候是无奈之举,但不改又不行,不改就解决不了问题。为了发展,为了人民幸福和社会福祉,就有了“倒逼式改革”。改革开放三十五年来,有许多改革都是倒逼出来的,“倒逼式改革”是涉险滩改革,是啃硬骨头改革,是打攻坚战的改革。正是这些改革,不断把社会推向前进,不断把人民送上富裕幸福之路。系统性改革理论习近平改革理论更显著的特点是其系统性,这个系统性首先体现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由他亲自主持起草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中。《决定》冠名“全面”二字,就表明了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始,就是从过去三十五年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中心向囊括了包含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社会体制、文化体制、生态体制等的全方位、整体化的系统改革。这个“全面改革”,并不是表明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完成,而是因为进行了三十五年的经济体制改革迄今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并不都在“经济体制”内,有许多在“经济体制”外。再继续修炼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功”,已经难以有效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必须“开辟”经济体制改革的新途径。《决定》是我国首次推出“全面深化改革”的宣言书。《决定》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总目标,这也是整个《决定》的火炬,在这个火炬“辉映”下的“六个紧紧围绕”,确立了未来一个时期我们在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以及党的建设制度上的改革方向,勾画了中国共产党正确把握未来中国改革方向的路线图。立足于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决定》指出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为此首先确立了“经济体制改革”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的重点地位,全面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时期改革中的历史使命和重要担当,深刻表明了新的历史时期改革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以建立完善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的体制机制,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确保三大目标的实现,即“促使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促使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和“促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在这个基础上,《决定》深刻剖析了我国改革、发展、稳定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阐明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和未来方向,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描绘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蓝图、新愿景、新目标,合理布局了深化改革的战略重点、优先顺序、主攻方向、工作机制、推进方式和时间表、路线图,汇集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思想、新论断、新举措,形成了改革理论和政策的一系列重大突破,这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的科学指南和行动纲领。经济体制改革进行了三十五年依旧任重道远,那么,“五大改革”一起上,可想而知难度有多大。但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再难也必须迎难而上。如何切实把握全面改革,尤其是要把握一个有着十三亿四千万人口和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国土大国的改革,不能完全靠汇报、靠开会。十八大后走马上任的习近平,首选是走出北京,重走1992年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之路,体味当年邓小平同志发起改革风暴的意志与感受。同时,深入一些贫困省市的贫困农村及贫困家庭,实地考察和感受基层的实际情况,来看人民存在什么问题,应该怎样解决。由此思考怎么办、怎么改?在一年的时间里,习近平总书记踏遍了全国许多省市,这是总书记改革政策、改革决策接地气的重要原因。改革就是解决矛盾、解决问题,但问题和矛盾又会不断产生。改革就在问题、矛盾不断解决中深化。历经35年的改革开放,我们在取得伟大成就的同时,也面临一系列深层次问题。应对这些矛盾和挑战,必须居安思危、再接再厉,以奋发有为的精神全面深化改革。问题→解决→新问题→再解决……这就是改革的路径和辩证法。
讲课预约电话:13811229543李助理(微信同号)
上一专家观点:周新民:“三吏”问题是解决党长期执政的根基问题
下一专家观点:卫兴华: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