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的讲话中提到,唐太宗曾说“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其实种树的经验,唐朝还真有人详细地记叙过。唐朝的柳宗元曾经写过一篇寓言体的文章,题目是《郭橐驼传》。文章写了唐朝一个被称为“郭罗锅”的乡下种树老把式的故事。他栽树或者移植的树,没有一棵不活的,而且长得都很茂盛,果树结的果子又早、又多,是大家公认的种树能手。有人问其种树的诀窍,他说:“不是我郭罗锅有什么能耐使得树长得又长命、又多结果实,而是我能够顺应树成长的规律、符合树成长的需求啊!种树的规律是:树的根要舒展开,培的土要平,树根上带来的原来的那些土要尽量保留,把树栽上以后要把培土踩结实。把这些事做完之后,就不要管它了,不要再去碰它,也不必担心它,放心离开就是了,甚至看都用不着看它一眼。种树的时候要像对待自己心爱的亲生婴儿一样细心仔细;种完树之后就让它待在那里,这样就可以使树按照自然的规律和自身的需求生长了。”接着,郭罗锅又批评了其他人种树的做法。他说:“有些种树的人往往把树根弄得拳曲成一团、不舒展,把树根周围原来带的土都搞掉,在培土的时候不是过多就是不足。还有人过分爱惜树木,早上来看看,晚上来摸摸,有时已经走开了又回来再看看。更有甚者,对树的成活情况不放心,用指甲抠破树皮察看树的死活,再摇晃摇晃树身看看培土的松紧。这样做,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所以结果就和我做的大不一样了啊!”有人对郭罗锅说,你这一番道理运用到治国理政的大事方面也挺合适啊。郭罗锅说,自己只知道如何种树,不懂国家治理的事,但是对当地官员的治理风格还是很有体会的。他说:“我住在乡下,看见那些当官的人习惯频繁地向老百姓发布各种命令。好像是很爱民,而结果是害民。你看吧,那些当官的人从早到晚不断地来到乡下大呼小叫:‘你们该耕地啦!该播种、插秧啦!官府又督促你们收割啦!早一点缫丝!早一点织布!要教育好自己的小孩子识字学习!管好自己家的鸡和猪!’这些官员,不是击鼓打锣,就是敲梆子,召集民众来开会。我们这些平民百姓,为了应对这些官府的差役,连饭都吃不清静,简直没有个闲暇时候,这怎么能够发展生产和生活,满足我们的需求呢?真是被折腾得精疲力竭,累得要死!这种当官的治理方式,我看与我说的那些不会种树的人有类似的地方!”柳宗元听了之后,认为郭罗锅“说得好”,并把这番道理记下来,作为“官戒”。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治大国如烹小鲜。大国政贵有恒,不能朝令夕改,不要折腾。今天喊这个口号,明天换那个口号,这不叫新思想,而叫不稳当!贵在有恒,不要折腾,这是现代国家治理的理念。其实,所谓太平盛世,不就是老百姓都觉得活得“安定”和“踏实”嘛。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更应该注重这一点。我们的干部,在完善社会主义制度、提高国家治理能力的总任务面前,是否都意识到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任务对我们的这种要求了呢?科学发展就是按照事物的自身规律发展。人们只能遵守规律,发现规律,而不能创造规律,也不能创新规律,更不能无视规律;只能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才是党的群众路线。郭罗锅种树的经验在今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刘书林 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中国民生研究院学术委员会特约研究员
讲课预约电话:13811229543李助理(微信同号)
上一专家观点:李义平:房地产行业走到一定程度需提升档次
下一专家观点:向松祚:楼市缓慢调整金九银十渺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