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年的全国两会召开在即。此前,很多人就把今年视为全面启幕深化改革的元年。如何贯彻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将是今年两会的主导思想。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干部学习贯彻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的开班式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强调坚定制度自信,不是要固步自封,而是要不断革除体制机制弊端。18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这个研讨班上作了报告,他强调,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扎实做好经济体制改革各项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动力和保障。显然,这些讲话,被一些观察家们视之为两会定调。
我们看到,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关于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全面深化改革60项改革任务,多项改革已现雏形或已经启动,据公开报道的不完全统计,包括出台规定和涉及部委主要领导的表态在内,目前已有31项陆续出台了相关措施或已着手细化改革内容。而改革所释放的红利,对于市场主体的民营经济而言,显然是前所未有的最大利好。
当然,我们也看到,来自国际和国内市场的压力,民营企业也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如今,我们如何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梳理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认识在不断发展和深化,特别是选择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后。尤其是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可以说对非公经济的认识上升到了一个里程碑的高度,新的论断对非公经济的发展,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都有着划时代的意义。日前,本报以此话题采访了著名经济学家、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李义平。
伴随着时代的节拍,非公经济的认识在不断发展和深化
记者:改革开放以来,为了发展社会生产力,我们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认识是不断深化的,特别是当选择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把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与市场经济联系起来的时候,可以说,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的突破。
李义平:中国过去36年的发展,应该说是对非公经济理论的不断认识而发展起来的。改革开放之初个体经济的"补充论"
我们的改革开放是被逼出来的,是在经历了十年文化大革命,国民经济面临崩溃的边缘的背景下开始的,是在极端推崇公有制,严格限制非公经济的传统计划经济的背景下开始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思想路线,确定把工作重点由以阶级斗争为主,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这样的前提下,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是我国基本的经济形势,一定范围的劳动者个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国家通过行政管理、指导,帮助和监督个体经济。"尽管当时对作为非公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的个体经济还不放心,但相对于长期的把个体经济与资本主义联系起来的传统认识,"补充论"必定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在当时的意识形态背景下,"补充论"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的。
记者:我们必须要有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对走过来的道路重新审视,是为了更好地认识理论的发展。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非公有制经济。
李义平:随着改革开放,在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的指导下,我们对社会主义,对我国经济社会有了新的认识。中共十三大报告认为我们依然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大的理论前提,在这个大的理论前提下,我们可以重新审视一系列重要的经济、社会问题,包括非公经济。1987年9月,中共十三大报告明确指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以至允许私营经济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的实际状况决定的。只有这样,才能促使生产力的发展。"这里的论断从生产力的标准出发,不仅首次提出了允许比个体经济在规模上更大的"私营经济"的发展,而且提出了生产力标准,强调"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记者:我们看到,确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后,对非公经济有了与市场经济相联系的认识。
李义平:1993年11月,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确定了我国改革开放的目标就是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市场经济下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就成了新体制的题中应有之义,就有必要从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出发去认识非公经济发展的历史意义。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国家为各种所有制平等参与市场竞争创造条件,对各类企业一视同仁"。"一视同仁",表明了作为市场经济的微观主体,国家对各种所有制经济已经没有了从意识形态出发的看法上的差别,都可以平等地参与竞争。这反映了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继之中共十五大进一步指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非公经济的发展被上升到了基本经济制度的层面。
记者:面对新时期非公经济的大踏步发展和对共和国的卓越贡献,中共十六大提出的两个"毫不动摇"。创富的源泉得到了充分的涌流。
李义平:随着改革开放,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制建设的深入发展,非公经济对共和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了卓越贡献。当今中国,凡是市场经济发达的地区非公经济就发达,凡是市场经济和非公经济发达的地区经济就发达。然而随着企业的做大,一些民营企业家确实存在着一定的担心,也确实存在着一些民营企业家"一颗红心,两种准备"的现象,即如果国内投资环境不好,他们就可能转移资本到境外。有为就有位,中共十六大对这种现象做出了明确的回应。报告指出,"根据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要求,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这两个毫不动摇,为非公经济参与平等竞争和放心发展做出了有针对性的理论回答,是新的时代背景下对非公经济发展的新层次的认识。
记者: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两个"都是",应该说为非公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空前坚实的理论基础,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从民营经济的整体发展上,您怎么看?
李义平: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刻,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主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的创造力和活力。"习近平总书记对《决定》的这一论述有一个说明,习总书记指出:"全会决定从多个层面提出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创造力和活力的改革举措。在功能定位上,明确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在产权保护上,明确提出公有制经济财产权不可侵犯,非公有制经济财产权同样不可侵犯;在政策待遇上,强调坚持权力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鼓励发展非国有资本控制的混合所有制企业;鼓励有条件的私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将推动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决定》里关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本经济制度的说明,可以说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扫清了方方面面的障碍,为进一步在具体政策上的落实确定了有力的思想武器,为当代中国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平台。
回顾我们党改革开放以来对非公经济的社会地位和发展意义的认识,可以说明:
一、人们对非公经济的认识是随着经济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是生产力规律和经济发展规律迫使的结果,也是非公经济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有为就有位的结果。可以预见的是,随着非公有制经济在整个共和国的经济盘子上增量的增大,这种认识还会不断地深化。
二、对非公经济的认识是遵循历史唯物主义的,是以对我国社会所处阶段的认识为前提的,特别是当我们选择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时候。对非公有制经济的里程碑的认识都发生在大的理论进展之后。非公经济由于天然与市场经济的相容性,就确定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非公经济不可动摇的地位。
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使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进入了历史的新征程
记者: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非公经济的发展带来了空前的利好,除了以上所说的《决定》中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说明外,还有哪些论述和改革举措将极大地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李义平:《决定》指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市场经济的最本质的特征就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就必须有健全的市场经济的制度载体。那么,什么是健全的市场经济的制度载体呢?市场经济的制度载体包括:一是健全的市场经济的微观主体,要求产权明确和保护产权。为此《决定》指出:"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产权是所有制的核心。健全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公有制经济财产权不可侵犯,非公有制经济财产权同样不可侵犯。"二是必须有平等进入的市场规则和统一市场。《决定》指出,"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基础。必须加快形成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现代市场体系,着力消除市场壁垒,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非公经济先天就有竞争的基因,统一竞争的市场为非公经济的发展可以提供翱翔的天空,畅游的大海,以使他们"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
记者:全面深化改革,其要义就是改政府,划清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民营经济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其改革必将给非公有制经济带来新的春天。
李义平:《决定》指出,要"全面准确履行政府职能","市场机制能有效调节的经济活动,一律取消审批"。可以这样说,正是从计划经济延续下来的审批,不仅使得经济运行效率低下,而且产生了大量的寻租机会,产生了大量的腐败。如果说在计划经济下国家是投资主体,还有必要审批的话,那么,市场经济下基本投资主体已经转化成了企业,投资不投资,投资那个产业,应当由企业说了算,企业家在这一方面有比较优势和独特的才能。亚当·斯密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指出:"关于可以把资本用在什么种类的国内产业上,其生产能力有最大价值这一问题,每一个人处在他当时的地位,显然能判断得比政治家或立法家好得多"。可以预见的是,取消审批,长期困扰民营企业的"玻璃门"、"弹簧门"将有望被打破。同样可以预见的是,一旦最大限度地取消审批,中国民营经济的发展激情就会充分迸发。
记者:《决定》指出,"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有企业改革,鼓励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混合所有制企业,鼓励有条件的私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而今备受关注。
李义平:一方面国有企业的功能被准确界定,另一方面,要大量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是现代市场经济国家普遍实行的一种企业制度。"混合所有制"淡化了"公有"和"私有"。"混合所有制"为民营经济的进入解决了桥或船的问题。有了这样的"桥"或"船",民营经济就可以大踏步地发展,当代中国经济就可以大踏步地发展。
必须指出,历史所以要求非公经济发展是因为其天生的活力,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是一种不可抗拒的趋势。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和新的历史机遇,非公有制经济步入了历史的新征程,并且一定会作出更加卓越的贡献。
李义平 中国民生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特约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