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民生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国家景气中心副主任潘建成指出,要理性看待并积极顺应经济增长率下滑趋势,适当下调经济增长目标。
潘建成分析指出,由于经济总量的不断扩大带来增长基数持续抬高,严峻的产能过剩对投资尤其是工业投资的抑制,资源环境承载压力濒临极限对粗放增长的瓶颈制约,人口结构变化尤其是劳动人口的下降趋势形成劳动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减弱,我们应该对潜在增长率下降有清醒的认识。
今年以来的经济增长,仍然主要靠投资推动,尤其是第三季度,经济增长的回升很大程度上因为制造业投资增长的回升,这与目前严重的产能过剩背景是不相适应的。
在潘建成看来,未来经济增长有所回落应该是正常的。事实上目前社会上不少人仍然对经济增长率下降不太适应,甚至忧心忡忡,其中有两个错误的认识。一是认为增长如继续下行将影响就业;二是认为保持较高增速是企业的要求。
潘建成指出,要理性看待并积极顺应经济增长率下滑趋势,适当下调经济增长目标,为改革和转型腾挪更广阔的空间。与此同时,要在以下几方面协同动作,促进改革和转型在潜在增长率下降的过程中顺利推进。
首先,切实落实三中全会关于“纠正单纯以经济增长速度评定政绩的偏向”,积极推动地方资产负债表的编制工作,改变偏向对流量产出考核的现象,要对存量资产及形成资产同时消耗的资源、侵蚀的环境以及增加的负债进行综合评价,并充分考察地方政府在民生改善方面的作为,形成更加科学、和谐的综合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同时积极推进旨在协调中央地方财权与事权关系的财税制度改革,增加地方政府与事权相匹配的财力和自主权,从多方面减少地方政府追求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的冲动。
其次,面对经济增长下滑可能的影响,要增强定力,沉着应对。对于经济增长下滑可能带来的倒闭企业增加,有关部门需要提前做好准备,在完善社保、鼓励企业创新、创业和转型升级上多下工夫,但不要轻易直接参与对濒临淘汰的企业的拯救,也不应轻易改变宏观经济政策稳定性和改革、转型的坚定性。或许,部分企业的退出可能是改革和转型必须付出的代价。
再次,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包括推动与之相适应的财税制度改革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适度减少政府消费尤其是三公消费,逐渐降低政府消费占GDP的比重。
潘建成 中国民生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