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大研:云南本土房企要有忧患意识
提要:云南作为旅游大省,当房企将方向转往旅游地产的同时,云南也迎来了旅游地产大开发的时代。然而,业界对于云南旅游地产的发展褒贬不一。对此,新浪旅游地产采访了云南财经大学MBA教育学院不动产投融资研究中心主任周大研教授。周教授在讲述中表达了对云南本土房企深深地担忧。
新浪旅游地产讯(编辑
熊超群)2012年的秋天,房地产业传统的金九银十在瑟瑟寒风中未能如约而至。相反,一场势如秋风卷落叶般的房地产行业大洗牌,在一丝悲凉中拉开了序幕。众多房企开始了主动或被动的做出一系列动作,以期重新站稳脚跟,再次出手。几家欢喜,几家愁。当全国住宅市场在政策严控下步履艰难的时候,旅游地产市场却表现出了较好的发展,不少项目的销售情况令人满意。
“云南旅游地产跳过了发展的中期阶段,从初级直接跨越至高级阶段。”他说:“这不符合规律,不利于本土房企的培育。”据了解,上个世纪90年代初,云南省政府曾经规划了100个重点打造的旅游小镇,但是时至今日,做成的不到一成。着其中,不仅是规划的问题,还有投资商等众多原因的集合。他认为,政府虽然不停出台政策文件支持对旅游地产开发,但是力度还远远不够。
大型房企大举入滇,本土房企饱受冲击
国内大型房企,例如万达、龙湖等开发商巨头争相入滇。“当市场正在为这些地产大佬们动则上万亩的拿地手笔惊呼,对云南旅游地产前景一片看好的同时,云南业内人士却着实为本土的房地产企业们捏了把汗。正如周大研所说:“本土房企实力拼不过入滇的众多房企巨头,战略不够成熟。目前的形式对他们十分不利。”
周教授的担忧是现实的,代表了云南房地产行业在目前旅游地产大开发时代背景下的深切危机感。一边是中国房地产行业为云南旅游地产蒸蒸日上的前景拍手叫好,看见了貌似在这个政策调控的寒风里升起的燎原之火。而另一边却是在面对大佬们踏进自家院子大举圈地,大兴土木时,本土房企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竞争。未免有些尴尬。
按理说,本土房企应该更了解本土市场,懂得合理运用政策、打造出能够吸引投资者目光的产品,在整个拿地开发的过程中也应该更能够得到政府的支持。一切都应该有利于他们在旅游地产这块新鲜却不新生的蛋糕上分足一杯羹,现实却残酷的浇上一盆凉水。诚然,类似于昆明城建、云南城投这样在云南算得上是数一数二的开发商,也打造出了能够代表云南旅游地产标杆的精品项目。但是对于整个云南本土房企,这样的代表性并未能显示出规模效应。在旅游地产这个市场上,本土头牌房企只有少数能够称道的项目,更不用提其他房企了。周教授一针见血的指出了其中的原由:“说到底,还是本土房企实力相对较弱,资源渠道也有限。”
周教授所说的实力,不用太多解释,显而易见。他说到的“资源渠道”才是让本土房企足以捉襟见肘的关键问题。跨区域性的大型房企,通过在全国范围内多年的经营,建立起了成熟的营销渠道,能够快速在省外推广项目,锁定客户群,积累客户,从而成功将产品营销出去。这是本土房企目前望尘莫及的。然而,云南的旅游地产市场已经进入本土市场消化饱和的时代,急需在省外更广阔的市场导入客户。从这一点出发,云南房企还有很多的路要走。
术业不精,还需狠做功课
另一方面,周教授表示:“本土房企对旅游地产的战略研究不够,导致战术和具体的项目打造频出问题。”据他讲,不少本土房企在应对省外大型房企强势竞争的时候,表现出了两种态度。第一种是“太保守”。这类房企想在旅游地产市场上有所表现,做出的动作却是小打小闹。而在目前旅游地产大开发的时代背景下,这种模式显然不能吸引目光。另一种是“太冒进”。这类项目从高大全的角度去打造,气势是铺开了,但是企业自身缺乏经验,导致付出与回报不成比。不管哪种态度,都不符合旅游地产打造的规律。
“旅游地产是要打造完备的景观、游乐、消费的配套设施,需要极强的招商能力,还要有足够的运营经验。”周大研说:“是比商业地产开发要求还要高的地产开发。”据了解,国内不少成功的旅游地产项目,通常都建设有高档酒店、高尔夫球场、马场、网球场等各种休闲娱乐业态。与这些项目相比,本土房企打造的项目略显寒酸。
打造配套设施其实并不是困难的关键,招商的能力和运营经验才是云南本土房企在开发旅游地产这条道路上的瓶颈。能力和经验的具备,需要扎扎实实做事的精神,认认真真学习借鉴的态度。在这条道路上,周教授希望云南本土房企能够快速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