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远征-
专家简介:曹远征,男,经济学博士,毕业于人民大学经济系,是国家特殊津贴获得者,现任中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中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副执行总裁兼首席经济学家;德国Damstadt大学经济学院访问学者;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武汉大学经济学硕士。曾任中国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经济体制改革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国外经济体制司比较经济体制处处长;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所比较经济体制研究所副主任。兼任中国人民经济学院博士生导师;美国南加州大学客座教授;上海复旦大学兼职教授;中国宏观经济学会副秘书长;民生智库学术委员会特邀研究员等。
“一带一路”建设将成为人民币国际化新契机
中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在“第八届富国论坛”上表示,人民币国际化不仅是中国意愿,更是国际需求。在其看来,“一带一路”战略和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相辅相成,“一带一路”建设将进一步激发境外的人民币需求,成为人民币国际化的契机。在曹远征看来,随着“一带一路”的发展,大量的基础设施在亚洲兴建,大量投资流向亚洲地区,自然为人民币国际化带来契机。谈及人民币国际化的含义,曹远征表示,人民币是中国的主权货币,人民币国际化是主权货币的国际化,是人民币开始广泛进入资产负债表的过程,包括政府、企业、金融机构和家庭等。据悉,国际货币需要承担3种职能:第一是国际贸易的计价和结算工具;第二是因计价和结算产生头寸,为安排头寸成为投融资工具;第三是由于上述两者,使其成为一般支付手段,具有价值承担功能,从而成为储备货币。曹远征表示,现在来看,人民币正在渐进地依次承担上述国际货币的职能,尤其是人民币正式加入SDR之后,目前已呈现出全职能的轮廓。事实上,人民币变成国际支付货币,境外机构使用人民币资产的需求量在急速增长。曹远征认为,回首过去,人民币国际化进程非常迅速,远远超过几年前他所作出的预估。这意味着人民币国际化不仅是中国的意愿,更是国际需求。此外,人民币国际化的特殊路线也推动了中国的经济改革,这个改革就上海而言即体现为上海自贸区的启动。按照国际经验,国际货币一般具备3个条件:第一,主权货币的全面可兑换。尽管可兑换货币不一定会成为国际货币,但国际货币一定是可兑换货币。第二,国际收支逆差。国际收支逆差是满足非居民资产负债表拥有主权货币的前提。尽管不需要国际收支全面逆差,但或在资本项下,或在经常项下,至少一个项下长期存在逆差。第三,有深度的金融市场:一旦主权货币成为国际货币,就意味着该国的货币政策亦是国际货币政策,承担提供国际流动性义务,这需要该国有完善的金融体系及金融市场等金融基础设施。
曹远征认为,显然,目前人民币的国际使用并不完全具备上述条件,它构成了对中国现行金融体制的挑战。为满足国际需求在这一特定阶段需要特殊安排,人民币国际化由此有别于传统路线。此外,曹远征认为,中国的对外贸易一直都保持很高的增长率,人民币国际化应该随之深化。人民币国际化“始于贸易”但“不止于贸易”,这是因为随着人民币跨境结算的开放,因贸易在海外积累的人民币头寸如果没有良好的投资渠道,将削弱人民币使用的动力。如果人民币国际使用不能深化,人民币用于国际贸易的范围就难以扩大,因此人民币的国际使用“不止于贸易”。
-
讲课预约电话:13811229543李助理(微信同号)
上一专家观点:韩保江:打牢宏观经济企稳向好之基
下一专家观点:樊纲:中国人的"买买买"还远没有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