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卢中原-
专家简介:卢中原,著名经济学家,1969~1976年在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当农工。1976~1978年在大港油田炼油厂当工人。1984-1989年在中央党校政经教研室任教,1986年被聘为讲师。1989~1993年在中国社科院财贸所工作,曾任综合研究室代理主任,1991年被聘为副研究员。1993年~2000年11月在国务院研究室工作,历任工交司处长、副司级巡视员,财金司副司长(主持全面工作),工贸司负责人、副司长(主持全面工作)、正司级巡视员。主要从事政策调研,参与起草党中央和国务院有关文件等。2000年11月~2002年5月,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工作,任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副部长。2002年5月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部长。国务院2007年12月23日决定,任命卢中原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目前社会兼职:中国科学院国情研究中心学术委员和客座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和成果:从事研究工作以来,先后参与和主持了国家体改委、中国社科院、国务院研究室、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美国福特基金会资助的多项研究课题,撰写了多份主报告和分报告,并获得专家好评。主要研究领域涉及市场发育、竞争政策、收入分配、企业改革和金融改革,目前主要研究产业结构与地区经济发展等。独写、合写及主编专著7本,合译英文专著2本(主要译者),公开发表论文和研究报告80余篇。在国务院研究室和其他部委内部刊物发表调研报告50余篇。
卢中原:警惕行政化回潮,改革需要容错机制与转型定力
感谢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的邀请,国家发展论坛是首届,我也是首次参加,而且是首次参观我们的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我刚才在朗润园转了转,以前来过北大很多次,但是没有专程去过,我非常震撼。我感觉在这个院子里绝对是中国气派,学贯中西之感油然而生。25年前,我和张维迎教授、余永定教授一起在牛津大学学习,当时令我们震撼的是古堡,六七百年前的教堂式学院。今天让我的震撼是中国范儿,我们到这个院子里来进行国际学术交流,感觉完全不同。什么叫做行政化回潮和平庸化?我讲的题目叫做《警惕行政化回潮和平庸化》,我觉得和我们的主题非常契合。全球变革时代的中国,我们出现了一些行政化回潮,有平庸化、保守化的倾向。刚才韩俊主任谈到了农村领域的改革,令人振奋的就是打破过去国家财政补贴、国家直接干预价格机制的做法。其实这是行政方面的,更多的走向市场化。我非常赞同这个思路,我发言的主题就避开这个。我们来看什么叫做行政化回潮和平庸化。行政化回潮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习惯于用行政化的思路推进地区经济发展,解决区域经济发展难题。第二个是习惯于用行政化的手段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第三,习惯用行政性的办法和思路推进科技创新。我个人觉得在我们的实践当中发生了很多新的矛盾,第一个是行政化回潮,也可能行政化不是回潮的问题,而是压根儿就没改到位。但习惯性的思维方式和做事方法就表现在,比如招商引资,推进一个项目落地,中央提出来PPP,政府资本与社会资本融合。在这个过程当中,许多特别是我们的一些老工业基地,资源枯竭的省份,计划经济、国有经济分量很重的地区,非常习惯于用行政性的办法和思路推动这些事情的进展。动不动就设一个行政化的机构,或者内设一个机构,一套行政化的框架推进这件事情。这个事情表面上看起来政府发挥作用,重视这个事情,比如说PPP模式的推进,政府可能在这里行使更多配置资源的权利。我们所引用的PPP模式恰恰是用社会资本、市场化方面的运作、公共领域的投资、成本收益的核算等等来进行整个投资建设运营。但是我们看到很多地方就是用设置行政化管理架构的办法,赋予行政权力的办法,来推动这些工作。那么这些工作对企业家来说,企业家进去以后就觉得到处都是这种行政性的面孔和氛围,这一点我想在座的很多企业家,如果在我们东北那几个省份,当然中西部也有很多这样的地区,可能会感同身受,有切肤之痛。前不久在东北调研国有企业的改革脱困,制度性交易成本怎么样降低,我们也感到了这样的问题,非常沉重。当然在这样一些地区也有不少的改革动作,比如说在哈尔滨做了一个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用一个公章代替100多个公章,行政管理的效率提升,程序简化,也有不少这样的改革创新之举。但是总体上,那边的氛围是不适应我们国家的市场化改革总趋向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来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三个字一改,从基础性改为决定性,这是非同小可的事情。接下来是政府更好地发挥作用,你看这个顺序,总是要分清谁是前提基础。当然是市场,市场由基础性变成决定性作用,在这个基础上政府更好地发挥作用。但是我们往往不这样理解,把政府的作用过于强化。当然我觉得在沿海地区,民营经济发展地区,国际化、市场化程度更高的地区,总体上做得不错。这是第一个层面,我们习惯用用行政性的办法推进问题的解决和区域性政策的落实。利用市场、价格机制和企业积极性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第二个层面是习惯用行政性思路的办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最鲜明地体现在去产能、去库存。今年6月份我们的钢煤两个去产能的目标是20%到30%,过去说时间过半,任务过半,今年的6月份任务才二三成。到8月份完成了七八成,然后说年底可以达标,现在已经达标了。我们说这件事情本身并不错,但是它问题暴露在哪里呢?我们搞宏观经济研究得看大宗商品价格指数,让市场在绝缘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今年的大宗商品交易价格全在涨,那就说明我们供给和需求不衔接了,当然不是总量的,可能是结构性问题很突出。那么你在推动企业结构性改革的时候有什么问题?这个时候市场释放价格信号是这样的,然后我们的行政命令让产能强行的减少。那企业这时候利润亏损得很厉害,工艺品价格结束了一直的下降,走出来了,结果跟行政性的去产能发生了严重的抵触,这怎么办?这是我们要研究要思索的。你的行政性命令督察完了以后达标了,结果市场价格一上来都恢复生产,加强排放、加强能耗,这样怎么能解决我们产业结构失衡的问题,产能总量过剩的问题。所以根本上我们用的行政来推动解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怎么和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价格信号的变化、市场机制的变化协调起来,这个做得很不够。后来主管部门发现以后召集企业家来谈,去产能、结构调整和市场价格稳定,怎么协调。我觉得这就对了,但是我担心这又是一个急救章,当问题突出的时候才召集大家讨论。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今年明年,最近几年是很明确的几项任务,这是需要我们思考的。因此我们在未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时,要非常深入地研究怎么样更好地利用市场机制、价格机制和企业的主导积极性,来完成这项任务。建立容错机制,增强转型定力第三个就是习惯用行政性的思路和办法推动科技创新。我觉得客观来说,最近几年来我们做了很多的改革,尤其是今年国务院下了很多的文件,优化学术环境的指导意见等等,前不久力度更大的是取消了科研经费当中的劳务费比例,没有比例。这只是在自然科学领域,对社会科学、人文科学领域不适用。这还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今天不讨论这个问题。即便是在自然科学领域,工程技术领域,这种习惯用行政性办法和思路去推进创新仍然很沉重,他以为他规范你了,结果又回到以前了。比如在改革开放先行地区调查,新型科研机构在立机构之初就定的章程,就是在产权上、管理上、运作机制上接受审计方面都是独立的,不能混同于国家的行政性事业单位。结果现在不行了,审计巡视不管你原来的章程有没有用。所以国务院才有文件叫新型科研机构,这是兼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的性质。这种情况下直接面向企业,面向市场,面向项目,面向投资,是非常直接的。动不动就用行政巡视审计,资产兼并重组,不同所有制设备之间的并购,资产处理非常麻烦。我们的中西部很多内部省份改革的力度比我们要大很多,比如说国家取消科研经费劳务费比例上限的时候,好多省份由50%提到70%,国家就不设那个比例限制了。但你说这个地区改革的想法是从5%调到50%,不行,不符合国家财政。全球变革时代的中国,鼓励创新一定要打破行政化、平庸化、保守化。否则你怎么鼓励创新呢?现在行政化回潮同时伴随着平庸化、保守化。还有过去废除的政府行政力量直接入股推进科技创新这种事,现在有些行政主管部门又要捡起来,过去改掉的东西怎么又捡起来?这说明我们现在还有行政化的思路和处事方式。现在要培育增长新动力,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还有需求的新动力,这里面有许许多多东西要突破,不突破怎么能够解决这些问题,怎么能适应变革时代中国的要求?全球变革时代,我们遇到的挑战是非常多的。因此我先把这三个方面抛出来让大家思考,至于怎么解决这三件事,第一,你要授权免责,要给人家容错机制。第二,要教育企业增强转型定力,要增强调控定力,我们的微观层次、中观层次也要加强转型动力,就是定力,不要怕,不要慌,要沉住气。就在这个过程中淘汰掉一批,否则就是死灰复燃,谢谢大家。
-
讲课预约电话:13811229543李助理(微信同号)
上一专家观点:叶兴庆:对冲农民老龄化的不利影响要用好“城归”
下一专家观点:辛鸣:觉悟是一种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