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坚持并创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解释现实经济现象、指导我国经济建设的作用,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怎样创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这里谈几点认识。
更好满足社会需求
在一些人心目中,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被归为意识形态学科。这种看法并非全无道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确实承担着意识形态方面的任务。但是,其功能显然不止于此。如果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定位为意识形态学科,那就等于把解决实际经济问题和经济学层面问题这一重要领域拱手让给西方经济学。这显然是不对的。
社会对经济学的需求包括两个层次,一个是政府的需求,另一个是作为个体的人的需求。政府对经济学的需求包括社会经济体制选择、经济体制变革、宏观经济政策制定、经济结构调整、区域经济发展、公平与效率关系的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平衡等。作为个体的人对经济学的需求主要包括用经济学知识处理日常生活中的种种问题、在给定的条件下选择最有利于自己的可行方案等。无论对政府还是对个体而言,经济学的有用性都可以概括为两个层面,一个是相对抽象的层面,包括思考问题的方式以及思考问题的角度、广度和深度;另一个是具体操作的层面,即应用经济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要更好地占领经济学阵地,就必须在这两个层面满足政府和个人对经济学的需求。
实际上,马克思在这方面为我们作出了表率。马克思的《资本论》就是从满足当时工人阶级的需求出发的。正是因为《资本论》满足了当时工人阶级的需求,其有用性得到工人阶级的广泛认同,才在欧洲大陆和整个世界得到了广泛传播。为达到这样的目的,马克思不仅从运行层面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而且由表及里,提出劳动价值理论和剩余价值理论。在谈到《资本论》的研究对象时,马克思说:“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生产方式也可以理解为经济体制,就是在什么样的经济体制下组织社会生产。《资本论》第一卷的副标题是“资本的生产过程”,第二卷的副标题是“资本的流通过程”,第三卷的副标题是“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这样,《资本论》就详细而生动地论述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全部过程。仔细研读《资本论》,人们几乎随处可以感觉到它对我们理解当代市场经济的启迪。例如,马克思关于商品价值实现是一个惊险的跳跃的论述,告诉我们企业必须生产符合社会需要的商品。马克思的货币理论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滥发纸币的危害。马克思提出超额剩余价值就是对率先创新的回报,微观层面的创新是市场经济下的自觉行动、需要技术条件和社会条件的变革;马克思特别讲到了平均利润的形成,平均利润的形成可以理解为市场经济成熟的标志,其前提是资本和劳动力的自由流动。这些论述对于我们认识市场经济都具有现实启迪意义。
这些分析说明,《资本论》实际上是深入分析阐释市场经济的理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要满足当代社会的需求,就要更多地从以往教学和研究中注意不够的方面、从市场经济的角度、从经济运行的层面研读《资本论》及其他马克思经济学著作,并以此为出发点,进一步研究我们今天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需要解决的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随着实践发展而发展
发展就是生命力。任何学科只有不断解释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才能实现自身的发展,才能具有旺盛生命力。因为理论是灰色的,而生活之树常青。
对于在发展中坚持和丰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恩格斯和列宁作出了示范。马克思在世时仅出版了《资本论》第一卷,其余两卷是马克思逝世后由恩格斯整理出版的。由于第三卷出版的时间与第一卷已经相隔27年,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出现了很多变化,特别是证券交易所和股市方面的发展,恩格斯对这些新情况进行了研究,并补充了自己的看法。1916年,列宁写作了《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特别研究了生产的集中和垄断、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资本输出等在马克思所处的自由资本主义时代没有出现的新情况。
今天,西方经济学引起人们的兴趣,其原因主要在于它在经济实践中的有用性,在于它是随着不断涌现的新的经济现象而不断发展的。西方经济学的有用性首先在于它是研究市场经济的,是研究人类行为的,而且是在发展中研究的。实际上,西方经济学的理论根基并不牢固,具有无法弥补的局限性,但其优点在于对实际问题有一定解释力。如果不研究新问题,如果不发展,它应该早就被时代抛弃了。
从马克思出版《资本论》第一卷到现在已经过去148年了,近乎一个半世纪,整个世界的经济、科学技术都以异乎寻常的速度发生了始料未及的变化。更重要的是,不仅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关系在调整,我国也实现了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要保持和增强生命力,必须研究这些变化了的情况,必须科学回答当代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一系列问题,必须增强自己的有用性和解释力。
可喜的是,改革开放以来,面对火热的改革发展实践,我国经济学界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进行了许多创新和发展。比如,提出并丰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为把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贡献了智慧;把股份制作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围绕建立现代产权制度,对国有企业改革进行了大量理论研究和论证;深入阐释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生产力的根本目的是实现共同富裕,围绕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和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行了大量对策性研究;等等。这些研究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使其更加富有时代气息和蓬勃朝气。虽然与快速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相比,经济学研究还有些滞后,很多问题还没有很好解决,但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能让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焕发出更大活力。
包容一切有益成果
马克思的《资本论》之所以取得了划时代的成就,不仅在于他选择了当时商品经济最为发达的英国,直接置身于火热的经济实践中,而且在于他建立了一个开放的理论体系,汲取和借鉴了他当时能够接触到的一切人类文明成果。例如,吸收了古典经济学代表人物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他认为劳动二重性原理才是他自己的原创性贡献。他还借鉴了法国重农学派代表人物弗朗斯瓦·魁奈的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认为魁奈参照人体血液循环绘制的再生产运行过程是一个天才的思想,在此基础上马克思创立了自己的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们甚至可以说,如果不是开放包容和吸收借鉴,可能就不会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也是在开放和竞争中发展的。西方经济学有很多流派,比如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凯恩斯主义、货币主义、奥地利学派等,各流派之间不仅互相竞争,以争取政府和个人的关注和需求,而且互相取长补短。西方经济学确实有其局限性,但不能否认它在一定程度上是有用的,是可以借鉴的。
如果说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只有在发展中才能有解释力,那么,我国学者就必须深入到火热的经济实践中去,像马克思一样汲取和借鉴包括西方经济学在内的各门学科一切可以借鉴的东西,并且努力把教材和著述写得更生动、更有用、更接地气。应当从更广阔的视野审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和教学,努力跟上实践发展的步伐,对实践作出科学解释、给出有用指导,从实践中汲取智慧,实现自身的创新和发展。
李义平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中国民生研究院特约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