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孝文化”历来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政部原副部长、中国民生研究院高级顾问李宝库先生对中华 “孝文化”的深入、独到的研究成果得到了海内外众多专家学者的一致赞誉。在目前我国各界特别是领导干部群体对“孝文化”的研究与宣传呈现出蓬勃发展态势的背景下,中央党校网委派记者李军鹏就此专题,对民政部原副部长、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理事长李宝库先生做了专访。记者:目前,我国各界对“孝文化”的研究与宣传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您提出的“孝是人类万古长存的美德”的观点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的反响。请您为我们详细介绍下您的这个观点。李宝库:山东曲阜孔庙有一篇《劝孝良言》,把父母对儿女的爱描写得十分生动感人,体现了父母对儿女的爱的伟大与无私奉献。儿女对父母知恩、感恩、报恩的情感,就是孝。从汉字结构上看,孝字的构成,体现着父慈子孝,人间亲情。把人们这种纯朴情感提升到孝道的高度,是我们的先哲孔子和孟子的功劳。孔子论孝,重点是三条:一是养,二是敬,三是谏诤。养就是让父母吃饱穿暖。敬就是在人格上要尊敬父母。如果光养不敬,孔子说,和饲养犬马有何区别呢?由此可以看出:孝,也是人和动物的重要区别。最重要的,他又提出谏诤。在《孝经》第十五章中,孔子明确地提出,只要有不义的事,就应该谏诤。唯父之命是从,并不是真正的孝。他不赞成愚忠、愚孝。孟子则在孔子提出的养、敬和谏诤的基础上,提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把人们对父母之爱,延伸到其他老年人。这是了不起的发展。孔孟的这些关于孝的精辟论述,成为高悬古今、照耀世界的真理。他们发掘、总结人性的真善美,并以之教化民众的伟大功勋,使他们成为人间圣贤。孝是人世间一种高尚的美好的情感。它的本质是爱,有爱就有孝。它的表达方式是感恩,是亲情回报。它的作用是完善人的品格,提升人的思想境界,在家庭和社会中追求人际关系的和谐。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孝是一颗永远闪耀着人伦道德之光的璀璨明珠,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珍宝。至于汉代以后把孝捧到天上,后来甚至荒谬地提出愚忠愚孝的所谓“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文化大革命”中又把孝踩入地下,大批孔孟之道、孝子贤孙,都是对孝的本意的歪曲,都不过是强加在纯真的孝之上的历史尘埃,丝毫也不能掩盖这颗明珠的光芒。因此我认为,孝的本意是好的,纯净的,是人类万古长存的美德。我们应当正本清源,还孝以本来面目,理直气壮地加以提倡。有一种观点认为,孝是农业社会的产物,随着社会的变迁,孝应当日渐削弱,甚至说孝的淡化是社会进步的标志。我不赞成这种观点。我认为,孝在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的农业社会,的确起到过协调家庭关系、组织农业生产的作用;但是,到了工业社会、信息社会,生产方式改变了,不需要老年人来组织领导生产了,难道就不需要孝了吗?唯物史观认为,存在决定意识。孝这种儿女对父母和长者的爱,是由父母爱子的天性和养育之恩决定的,而不是其他。所以,只要地球上还有人类,只要人类还是父母所生、父母所养,孝就不会消亡。今后,随着物质的不断丰富和人的素质的不断提高,我们只能是更有条件把孝做得好上加好,而没有任何理由来削弱它。诚然,随着时代的前进,尽孝的形式也要与时俱进。过去是“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现在是“好儿女志在四方”,但要“常回家看看”;在老年人基本生活未得保障时重点是养,而温饱问题解决之后,精神慰藉就成了重点;就是将来养老制度更加完善了,老年人不再需要年轻人直接供养,但老年人对亲情慰藉和天伦之乐的需求,是其他任何东西都不能替代的。所以,孝的形式可以改变,孝的本质不可能也不应该改变。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过程中,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化都要拿来,为我所用;对于我们的老祖宗所创造的中华民族孝亲敬老的传统美德,我们就更应当倍加珍惜、发扬光大了。李宝库 民政部原副部长、全国老龄办原常务副主任,中国民生研究院高级顾问
讲课预约电话:13811229543李助理(微信同号)
上一专家观点:魏鹏举:国家应更扶持文化众筹的发展
下一专家观点:戴焰军:党内法规制度建设还需重视和完善“程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