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年11月1日,中国国际金融学会学术峰会暨2013年《国际金融研究》论坛(秋季)在京举行。中国民生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特约研究员,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吴念鲁表示,利率市场化也意味着央行对利率管制的逐步放松,在资金价格充分竞争和和透明交易的情况下,有助于抑制黑市非法金融以及资本外逃,有助于监管部门完善对利率和金融资产的定价,流动和交易的监管,实现从管制逐步向监管、检测、服务、预警转变,有助于新型的利率调控体制的建设。
他表示,提高市场的透明度有助于市场充分的竞争。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也是市场透明度加深的过程,也使得市场充分竞争的过程,如果按照现在推进的节奏和它的顺率,可以使国内资金的透明度提高,而且可以使竞争更加充分。
附嘉宾发言实录:
吴念鲁:非常高兴参加今天的论坛,看到我们国家金融领域教学、科研人才辈出,欣欣向荣,感到格外欣慰,我衷心祝愿论坛圆满成功。
我讲一下关于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再认识,从2013年7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全面放开了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的管制,这表明利率市场化已经进入了最后阶段,也意味着改革面临着新的挑战,当前正是利率市场化改革最重要的契机,以此重新认识利率市场化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分五个大问题来说:
第一,新一轮经济改革的战略高度认识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的现实意义。
三中全会在11月9日马上就要召开了,对于利率市场化已经提出了要加快实现,现在分几个问题来阐述:
第一,优化资金资源配置,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全方位与国际经济接轨。
1、生产要素市场化是深化我国社会主义市场化建设的最终目标,资金、资源、土地、劳动力等,但资金价格的市场化到现在还没有实现,因此我们讲利率的市场化是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重要内容,如果利率没有实行市场化,因此一些问题都无从谈起。
2、要使我国经济保持稳定、健康、持续的发展,必须要进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如果没有利率市场化,资金价格还是不放开的话,一切也是空谈。
3、中国经济要和国际全方位接轨,要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挑战,这就必须要消除资本在国内外设置的流动障碍,这也是必须要做到国内资金价格的市场化。
二、提高市场的透明度有助于市场充分的竞争。我们讲,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也是市场透明度加深的过程,也使得市场充分竞争的过程,如果按照现在推进的节奏和它的顺率,可以使国内资金的透明度提高,而且可以使竞争更加充分。
2、利率市场化也意味着央行对利率管制的逐步放松,在资金价格充分竞争和和透明交易的情况下,有助于抑制黑市非法金融以及资本外逃,有助于监管部门完善对利率和金融资产的定价,流动和交易的监管,实现从管制逐步向监管、检测、服务、预警转变,有助于新型的利率调控体制的建设。
3、资金价格的放开会全面深化金融体制改革解决了最大的难题,奠定了最坚实的基础,以此为契机和起点,金融领域的市场化程度将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三、改善和加强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1、中央银行在货币政策目标确定以后,必须利用自身的特殊地位来选择适当的中介指标和操作指标,并应用相应的政策工具对宏观经济进行调节,保证货币政策和目标的实现。
2、在没有实现利率市场化的情况下,利率不能作为中介指标,只能作为货币的政策工具之一,如果利率实现了市场化,它就具备了中介指标的条件。
我们下面来看一看利率市场化的本质和核心任务,简单说一下。
人民银行张晓慧,他把利率市场改革化的本质概括为:将立场市场均衡利率的发现和决定权由中央银行向市场主体转移,其核心任务是通过不断放松利率管制,扩大市场主体的自主定价空间,优化金融资产配置。
我认为可以这么说,利率市场化是建立以以货币市场利率为基准、市场供求发挥基础作用,金融机构拥有利率定价权、中央银行通过各种市场化政策工具对利率水平和利率结构施之有效影响的新型利率体系。
我们看一看当前利率市场化主要面临的问题:
1、如何加强货币市场基准利率的影响力和作用,因为时间关系我不展开了,货币市场的融资功能和作用还不够完善,上海的Shibor要赋予基准利率的作用还不够影响。
2、如何落实金融机构利率的自主定价权,怎样克服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这里面应该尽快出台存款保险制度,确保存款人的利益,同时我们知道,如果利率市场化完全放开以后,存款利率会往上走,贷款可能会下降,商业银行的利差要收窄,这里面就出现了商业银行存在较大隐性的风险。
3、如何在新形势下完善中央银行利率调控体系。
二,主要的制约因素。
1、广大企业和居民对利率市场化的认识,特别是对利率风险的认识不足和防范利率风险的能力薄弱,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企业的投资运营、居民的投资与消费。
2、利率市场化在开放的初期,将会对财政的收支产生一定的影响,不言而喻,现在来看,我们整个企业的利润率非常低,从100家大型国有企业来看,整个利润率大概也就是5%,如果利率上升的话,成本可能也会上升,这样会影响我们的财政收入,简而言之就影响了我们的财政支出。
3、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在法人治理和内控管理方面,特别是风险管理方面,他的能力和水平还不能完全适应市场化的步伐,今年5月份,上海Shibor一下子涨了13.44%,8、9月份证券市场出现“乌龙指”的情况。
四、利率变化的影响因素和总属于的测算。
对企业家来说,需要关注利率—资金价格的走势,因为关系到生产运营的成本;对于商业银行来讲,每时每刻都要关注利率的变化,因为其利润很大部分来自于利差收入;对中央银行来讲,必须要监测利率的变化,对利率总水平进行测算,特别是与通货膨胀率和物价变化的差异进行比较,以实现对宏观经济的调控。
毫无疑问,利率总水平将成为未来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最主要的调控依据,也将是未来中国货币政策乃至整个宏观调控体系最重要的变量,未来货币政策的操作将主要通过影响社会利率的总水平进而影响实体经济,围绕它的变量,货币政策的操作模型,宏观调控的操作模型也将发生深刻变化。
我非常欣赏刚才岭南大学王曦院长讲的,要考虑利率总水平,要和实际的通货膨胀率进行比较,但我们是不是就是用通货膨胀率和消费物价指数来算,我觉得可能有点问题,同时我们还要研究真实的通货膨胀率。
最后的几点结论,五、利率市场化改革最后阶段的思路和措施:
当前,中国利率市场化已经进入到最后的阶段,从金融调控部门、监管部门到金融市场微观主体都应从新一轮经济改革的战略高度把握利率市场化走向,积极研究、解决利率市场化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努力排除各种障碍与制约因素,使金融乃至经济领域最重要一项改革顺利落地。
一、做好利率市场化最后阶段的顶层设计,统筹考虑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扩大,比如推出大额存单、基准利率的培育、配套措施推出,如存款保险制度等,以及金融领域其他相关改革的政策(如金融机构准入市场化、人民币可兑换等)出台的时间窗口和先后顺序,稳妥推出到最后阶段的一系列改革措施;
二、鼓励引导微观经济主体,包括商业银行、其它金融机构,一般工商企业通过精细化管理以及产品服务创新积极为利率市场化做好准备,夯实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微观基础。
三、从现在开始央行应该设计和逐步退出测算中国利率总水平的方案,并从技术层面加强对社会利率总水平的分析、监测和精细化的计量,为利率市场化最后阶段的决策提供依据,做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从数量型向价格型过渡的衔接工作,也为将来货币政策决策积累经验。
吴念鲁 中国民生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特约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