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国内需求增速放缓的背景下,今年一季度我国汽柴油的出口量却在迅速增长。而中石油、中石化这“两桶油”还在积极申请增加成品油出口配额,预计二季度的出口量将“稳步增长”。
别以为 “两桶油”这样积极出口,是因为出口生意有钱可赚。有报道称,截至4月30日,柴油方面,国内销售价格为7800元/吨,新加坡柴油运抵国内 (不含运费)价格为7490元/吨,从理论上计算出口生意其实亏损40元/吨,而国内销售反倒可以盈利270元/吨。柴油的出口生意是亏损,也就是说出口越多,亏损越严重。汽油的出口与此大同小异,虽然有些利润,但远远低于国内市场的同类产品销售。
俗话说,“千做万做,蚀本生意不做。”按照这个人人都懂的规矩,“两桶油”应该把他们的产品全部销往国内市场,一滴油也不出口。“两桶油”在生意场上反其道而行之,显然有其不可告人的目的。原来,从去年开始,随着我国经济增速出现下滑,成品油的市场需求已经不像前几年那样紧张,国内基础建设、出口、公路车流量这些经济指标在低位徘徊,增速都有明显降低,自然,这些因素影响到了成品油市场的需求。同时,成品油的产能却一直在高速增长,无论是柴油还是汽油都面临产能过剩的问题。
按理来说,需求下降、产能过剩,这必然会反映到成品油的价格上来,“两桶油”要解决这些问题,正确的选择是降价,就像我国需求大幅度下降、产能严重过剩的钢铁制造业一样,以微利来赢得市场,这客观上是一件有利于消费者的好事。但是,“两桶油”却不愿意这样做,他们以大量出口的办法来消化库存,而国内市场成品油价格则只能继续维持在高位。
但是,“两桶油”通过做这种出口生意维护了国内市场成品油的价格,使企业利益实现了最大化,却背弃了他们作为央企必须承担的维护国家利益的责任。对于“两桶油”这样的央企来说,他们所承担的国家利益就是保证国内消费者能够得到价廉物美的成品油供应,通过满足整个社会的能源需求,来保证国家经济的正常运转。这种性质决定了“两桶油”在经营中必须舍弃一些确实能够给自己带来利益的经营行为,比如在需求旺盛的时候将货源囤积起来以便卖出更高的价格,在需求减少的时候宁愿亏本出口也不降价消化库存。这种行为放在一般企业那里,被视为“奸商”行为,各国政府都会依据法律给予惩处。而我国政府之所以要把成品油的经营权交给“两桶油”,就是希望他们以央企的身份来避免这种“奸商”行为的产生,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以此来推进国内经济的良性运行。现在“两桶油”却将自己混同于一个为人不齿的“奸商”,他们享受了国家赐予的垄断经营权,却不愿意承担要求他们维护的国家利益,这离其央企的身份也实在太远了。
“两桶油”为了一己之私,宁愿亏本也要出口,而不愿意向市场投放更多的成品油货源以压低油价,这个事实提醒我们,对央企需要建立起不同于一般企业的市场定位。对于类似石油、铁路、电信这样的重要行业,国家通过央企来实现政府控制下的市场管理,这决定了对这些央企的管理不能简单地以利润创收为最高目标,而是应该以他们所履行的社会责任为最高目标。换句话说,国家之所以需要像“两桶油”这样的企业存在并且允许他们对某个行业形成垄断,不应该是为了让他们赚到更多的钱,而应该是通过他们的存在来维护国家利益,满足市场供应,推进经济良性运转。目前,我国经济增速下降导致成品油需求下降,但成品油的价格仍居于高位却又对经济复苏形成压制,如果能趁着目前成品油产能大幅度提高的机会降低油价,让市场能够得到价廉物美的成品油供应,对于推进经济复苏来说,无疑是求之不得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