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之江新语》一书是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浙江日报上写的专栏文章集。读来使人兴奋,更让人深思,最大感受是一个“新”字。
有新的思想:232篇文章的内容大体分三类:一是紧密结合浙江实际谈如何贯彻科学发展观;二是谈领导干部的的工作作风和思想方法,突出强调了群众路线 ,克服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三是谈干部的党性修养特别是正确对待权力和利益,坚持党的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文章都不是空泛议论,而是有感而发、言之有物,从实际出发又非就事论事,有深刻而独到的见解,只有真正吃透“理论” 和 “实际”两头,站在时代高度,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分析实际问题,才能对如何实现科学发展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谈出一些真知灼见。
有新的语言。语言问题实际是 文风问题,说到底也是党风问题。毛泽东当年尖锐批评过党八股的空洞无物的长篇大论是“懒婆娘的裹脚布——又臭又长”。遗憾的是,“八股遗风”尚未绝迹,目前报刊上一些文章越写越长,洋洋洒洒,云山雾罩,人们费劲读了半天却不知所云。社会上之所以有文章“谁写谁看、写谁谁看”的 说法,一个重要原因是与时下一些文章的文风有关。对比之下,《之江新语》每篇短文不到300字,没有空话套话官话,实话实说,语言生动活泼、朴实无华,让人能够一口气读完,文章中一些思想和提法,值得咀嚼和回味。古人说,“大道至简”。邓小平也讲过,马克思主义其实是很朴实的道理。以朴实、简练、鲜明、生动的文字 表达深刻的道理,这种文风是我们党历来提倡的,更适合信息时代生人们的阅读习惯,也极大地方便干部和群众。有人以为,似乎只有长篇大论才能体现理论高度,“豆腐块”不见水平,也没 意思,这是误解。如同造一块手表不一定比造一台机床更省力气,只有具备相当理论水平和文字功底,经过深思熟虑、反复提炼,才能写出短小精干的好文章。
创造一种联系群众、与群众交流的新载体。领导干部如何联系、动员群众,直接和基层干部群众交流?除下基层、走访、开微薄、交“草根朋友”外,本人在报刊写文章也是一种有效方法。从一定意义上说,基层干部、群众在报刊上读领导干部的署名文章,比起看社论更有亲切感。领导干部自己写文章是我们党的传统,毛泽东、刘少奇等老革命家于日理万机之中,亲自动手写文章,留下很多脍炙人口的名篇。可惜现在许多干部文化水平很高,掌握先进的写作工具,却连一篇小小的讲话稿都要秘书代劳。不是不能写,而是懒得写,从不愿动笔头发展到不愿意动 脑筋,越来越脱离群众,这是很有害的。
总之,新的形势任务需要新的思想、新的语言,也需要与群众交流的新载体,《之江新语》带了一个好头。期待报刊上出现更多的出自领导干部的“新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