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强调建立农村公共服务的长效机制,是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的一大亮点。”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宋洪远告诉记者,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要“积极推进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如何实现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呢?关键在于“改进农村公共服务机制”,着眼点放在了机制上。
“改进农村公共服务机制,对于推进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的意义,需要结合我国农业农村发展新形势来理解。”宋洪远说。伴随工业化、城镇化深入推进,我国农业农村发展正在进入新的阶段,农村社会结构正加速转型,城乡正加快融合。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动,村庄空心化、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任务艰巨,建立城乡要素平等交换机制的要求更为迫切。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推进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是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有效途径,最近几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有所强调和涉及,最近几年也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不少成效,目前亟待建立长效机制。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属于市场经济范畴,应交由市场解决。推进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则属于政府职责,应由政府解决。政府如何解决?当然还是建立机制保障,改进农村公共服务机制。
那么,如何改进农村公共服务机制呢?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明确要求,即“按照提高水平、完善机制、逐步并轨的要求,大力推动社会事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向农村倾斜,努力缩小城乡差距,加快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水平”是总的要求,“逐步并轨”是努力方向,“缩小城乡差距,加快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奋斗目标,而“完善机制”则是有效手段。
具体地讲,是从四个方面入手――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关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宋洪远认为有三大重点。其一,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覆盖力度,逐步建立投入保障和运行管护机制。其二,制定专门规划,启动专项工程,加大力度保护有历史文化价值和民族、地域元素的传统村落和民居。其三,不提倡、不鼓励在城镇规划区外拆并村庄、建设大规模的农民集中居住区,强调不得强制农民搬迁和上楼居住。
宋洪远说,公共财政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倾斜,从前几年就已经开始,今年中央一号文件落脚点放在了建立投入保障和运行管护机制上。近年来,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纷纷拆旧房盖新楼,大量传统村落和民居正加速消失,另外,新农村建设中少数地方存在强制农民上楼现象,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保护传统村落和民居、不得强制农民搬迁和上楼,非常及时,意义重大。
最近几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和中央有关农村的政策,对于改善农村办学条件、提高农村医疗水平、完善农村养老和社会保障制度,都提出了要求,也采取了不少措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继续聚焦农村教育、医疗服务、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不同之处是,提出设立专项资金,对在连片特困地区乡、村学校和教学点工作的教师给予生活补助;继续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府补助标准,积极推进异地结算;研究探索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与其他养老保险制度衔接整合的政策措施;有条件的地方研究制订城乡最低生活保障相对统一的标准。
宋洪远 中国民生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