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大财政政策刺激 谨慎货币政策放松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日前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表示,将适时动用1万多亿元财政收支余额稳增长,这也被市场看作是政府有可能进行财政刺激的信号。
哈继铭对此表示,“中国的财政政策可以再宽松一点,货币政策已经比较稳健了。”
今年以来,国家陆续出台一些政策,包括三次降准、两次降息,特别是基础设施投资的步伐再度加快。哈继铭表示,2008年中国出台了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但政府并没有真正从财政资源上提供帮助,而是通过大量的银行贷款进行助推,导致的结果是中国经济发展对银行过度依赖的情况一直未能有效改善,因此,当前的“稳增长”从融资角度需要的就是提供财政刺激,加大财政支出。
在财政政策力度进一步增强的同时,哈继铭建言,“货币政策力度需谨慎。”从国内方面看,据统计局的数据显示,7月份CPI见底后,8月份同比上涨了2.0%,涨幅重新回到“2时代”。未来几个月,CPI仍有上扬压力。从国际方面看,美国推出QE3后,可能会带来包括农产品(5.48,-0.01,-0.18%)、国际油价等在内的大宗商品价格应声而涨。中国是大宗商品进口大国,输入型通胀压力会使得国内通胀隐忧更加强烈。哈继铭坦言,“中国货币政策既被内部因素绑架又被外部因素干扰,经济难,政策更难。”
地方投资需更注重质量 不能只追求数量
工业经济是目前大多数地方经济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经济稳增长,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工业稳增长。在当前经济增速下滑的背景下,工业项目,尤其是重大工业项目正成为新一轮“稳增长”的重要内容。据不完全统计,仅7、8两个月公布的地方投资计划已超过十万亿元,重庆、天津等地投资计划就高达上万亿元。发改委9月5日、6日也集中公布了高达上万亿的项目批复文件。
哈继铭对记者说,表面上看,地方推出了宏伟的投资蓝图,但受制于融资手段的匮乏,最终实现仍然有一定困难。投资应该更注重质量,而不能只追求数量。
哈继铭表示,“过去地方融资渠道主要来自两方面,一个是银行贷款,另一个是土地收入,但现在这两个渠道都难以实现大幅增长,应转向财政,但地方政府获得资金的能力尚不强。”
此外,地方政府的投资项目还要考虑需求承接。如果加剧现有产能的过剩,就不能盲目扩张。反之,若能帮助消化已扩大的产能,就是健康的,是值得支持的。比如在保障房、提高城市化质量等方面还是很有必要的,这些投资会带来很大经济效应,拉动消费增长,加快城市化建设步伐。
房地产市场需双管齐下 简单打压需求或难奏效
根据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8月份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环比价格上涨的城市过半,达到36个,持平城市则为14个,下调城市为20个,相比上月,价格上涨城市数量明显减少。业内人士认为,楼市整体趋稳的态势明显。
哈继铭称,中国房地产市场很大程度受我国人口结构影响,从五六十年代的高出生率到七十年代末的计划生育政策。人口政策180度急转,这对未来经济尤其是房地产业造成深刻影响。八十年代以后,我国社会储蓄率大幅上扬,不少百姓就把钱投向了房地产行业,这样就滋生了各种各样的买房需求,从而导致房地产需求的急剧扩张。归根结底,能让百姓产生收益的投资渠道太狭小。
哈继铭认为,治理我国房地产市场,仅靠简单打压需求很难达到目的,应该对需求进行疏导,给百姓创造投资空间,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政策方面应该双管齐下,让政府解决低收入者需求,市场解决中高收入者需求。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用不动产税,而不是限购令来抑制投机性需求。”
哈继铭表示,这样一方面,可以使住房投资需求合理增长,消化包括钢铁、水泥、铝在内的现有产能,另一方面增大供给,有效抑制房价过度上涨,同时在需求层面,用流转环节和保有环节的税收,来抑制炒作性的需求。既保持了房地产市场对经济的应有贡献,又防止了房价过快上涨。
大力发展债券市场 建议“增量发展”
国务院日前批准了由央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和外汇管理局共同编制的《金融业发展和改革“十二五”规划》提出,到“十二五”期末,非金融企业直接融资占社会融资规模比重提高至15%以上,这意味着债券、股票、信托、票据等直接融资方式将迎来发展的春天。
哈继铭认为,中国要发展多种融资渠道,加大债券发行力度。未来,中国的融资状况一定会发生改变,更多企业将通过债券融资,银行贷款比重会逐渐下降。发展多样化的融资渠道,不仅是支持经济的需要,也是金融稳定、化解金融风险的需要。
民间投资一直是发展实体经济的主力军。进入2012年以来,国家多部委纷纷出台了落实“新36条”的配套细则,哈继铭称,“民资36条”已经不是第一次提出,但依然很难落到实处,这不是一个技术问题,而是有没有决心进行改革的问题。他建议不仅是金融行业,还包括很多行业的民营企业“增量发展”,鼓励他们大量进入垄断行业和国有企业竞争。否则民营企业的生存空间会越来越小,中国经济也会逐渐丧失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