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物简介
谢国忠 著名经济学家,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博士,原摩根士丹利董事总经理,现为玫瑰石顾问公司董事。
精彩观点
●降息意在稳增长促增长,客观上也可能使楼市加速回暖,但千万不要误解为降息是一个旨在“挽救”房地产市场的政策转向。
●中国的货币存量还是高了些,客观上就带来了通胀控制的压力。就近一段时间的情况而言,商品价格下降虽然暂时缓解了通胀压力,但降息政策可能会引发新一轮的通胀压力。
●如果进一步放开利率,会出现恶性循环,小银行大幅加息吸引存款,但贷款出去变成坏账的可能性很大。所以,我的观点是:利率市场化还言之过早。
商报记者 秦勇 见习记者 曾楠
继年内两度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后,央行又在一个月时间内连续两次降息。至此,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央行最重要的两大价格调控工具,都已重拳祭出。货币政策全新发力的背景和意图是什么?将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这会是中国利率市场化的一个开端?针对上述焦点问题,本报记者7日专访了玫瑰石顾问公司董事、著名经济学家谢国忠。
促使企业融资成本降低
重庆商报:央行5日宣布的降息距上次降息不足一个月时间,这是自2008年9月以来首次“不对称降息”,如何理解其背后深意?
谢国忠:在一个月时间内连续两次降息,这样的频率在历史上只属于“中等强度”。而从2008年9月开始,短短3个月就降了5次息,则属于“高强度”的降息。
“不对称降息”的意图很明显,那就是想刺激投资需求。这个月公布的6月份制造业PMI(即采购经理指数,用以反映经济的变化趋势)为50.2%,仅在经济扩张与收缩的临界点50%之上一点点,创7个月来新低,这意味着,经济有进一步下行的风险,因此,必须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重庆商报:此次降息可否理解成,为了防止经济惯性下滑,促进三季度经济增速回升,实现“保八”目标?
谢国忠:是的,降息的直接效应在于,通过推动银行贷款利率下行,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并改变其对未来经济趋冷的预期,从而有利于企业扩大投资需求,把经济增速稳定在合理区间。
房价还有合理回归空间
重庆商报:5日当晚宣布降息后,次日盘面表现来看,银行股走弱而房地产股走强,这也强化了业界的一个观点——连续两次降息是为了促使楼市回暖。您怎么看待这一经济现象?
谢国忠:降息意在稳增长促增长,客观上也可能使楼市回暖加速,但是千万不要误解为降息是一个旨在“挽救”房地产市场的政策转向。
温总理在江苏常州调研时专门强调,要毫不动摇地继续推进房地产市场的各项调控工作,决不能让房价反弹使得功亏一篑。这已经成为中央一个很坚定的基调。
重庆商报:降息对购房者的心理影响将非常大,而且房地产仍是中国经济的支柱产业,难道房地产市场的回暖不正是各级政府所期待的吗?
谢国忠:关键是现在的房地产还是在一个非理性的轨道上行走,房价还有合理回归的空间,也就是说,有泡沫需要挤掉,这无关消费者的刚性需求,也不需要通过降息去刺激。
重庆商报:有数据支撑吗?
谢国忠:上世纪90年代,曾出现过一次房地产泡沫,留下了很多烂尾楼,但我认为目前这个泡沫还要大一些。目前,全国在建的45亿平方米的房地产项目中,将有20%可能开不了工了。与此同时,因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过去十年间,大多数三线城市并未经历大规模的人口增长,在建的房屋相当于现在存量的20%~30%。另外,很多开发项目离市中心很远,你想怎么能卖出去呢?
谨防引发新一轮通胀压力
重庆商报:很多人会有一个疑问,降息在刺激经济增长的同时,是不是会带来通胀压力?
谢国忠:这个问题提的很好,这也正是我所担心的。事实上,因为中国的货币存量还是高了些,客观上就带来了通胀控制的压力。就近一段时间的情况而言,商品价格下降虽然暂时缓解了通胀压力,但降息政策可能会引发新一轮的通胀压力。
从这一点看,我认为,如果仅仅考虑货币政策而忽视对整个形势的准确判断,将是十分不明智的。
重庆商报:也就是说,降息仅仅是保增长促增长的手段之一?
谢国忠:是的,而且并非最根本的手段,要治本还需要一套组合拳式的政策。
降息的作用在于通过鼓励借贷刺激了经济。我认为,目前我国的企业和地方政府已达到借贷的极限。它们的主要抵押物土地已经随着房地产调控开始贬值。因此,降息本身要吸引他们增加借贷是有限的。更为有效的工具还是减税,一旦减税,不但能够刺激经济,还可以提高经济运行的效率。
短期内再降息可能性不大
重庆商报:2008年为刺激经济,曾经出现过连续五次的高强度降息,你认为短期内还有第三降甚至第四降出现吗?
谢国忠:我想,一方面要看这次调息后,对经济会带来什么样效果的影响,目前来看,经济数据将会有所改观,如果经济持续好转,进一步更趋向宽松的政策不会马上出来。再者,货币的不断外流,也使继续降息变得不太可能。
重庆商报:怎么理解货币的不断外流?对下一步的货币政策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谢国忠:中国一个月的外贸顺差在200亿~300亿美元,外商直接投资也有100亿美元左右,这么多钱进来,但外汇储备还在下降,这说明钱往外流是很多的。再不断减息,让大家对货币信心大幅度下降,钱会跑得更快。而且存款的利息本来就那么低,还有什么好降的呢?我认为,下一步的货币政策不得不考虑这一点。
谈利率市场化还言之过早
重庆商报:经济学界有不少声音认为,连续的降息对于利率市场化是一个很好的开端,你认同这种观点吗?
谢国忠:我也注意到,一些经济学家认为现在实施利率市场化的条件已经基本具备,一个重要的依据便是如果其他新兴市场国家能做,中国就更能做。这种观点认为,两到三年内,我国就可以实现基本完善的利率市场化。但我对此并不乐观,目前进一步利率市场化的可能性不是很大。
重庆商报: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谢国忠:利率市场化会一定避免不了竞争,而目前规模较小的银行,譬如一些城市商业银行受地方政府的控制是比较强的,资产质量有一些问题。如果进一步放开利率,会出现恶性循环,小银行大幅加息吸引存款,但贷款出去变成坏账的可能性很大。所以,我的观点是:利率市场化还言之过早。
重庆商报:你认为利率市场化的时机什么时候才会成熟?
谢国忠:体制性的问题要改得一起改,不是几次降息能够解决的,小打小闹反而有把问题放大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