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于2018年12月19日至21日在北京举行,会议通稿要点主要有八个方面的重要内容。第一,总结成绩。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党全国落实党的十九大作出的战略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有效应对外部环境深刻变化,迎难而上、扎实工作,宏观调控目标较好完成,三大攻坚战开局良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力度加大,稳妥应对中美经贸摩擦,人民生活持续改善,保持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朝着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迈出了新的步伐。第二,重要变化。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要看到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忧,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经济面临下行压力。因此,我们要围绕稳中有变、变中有忧的判断以及稳中求进的政策方向,理解当前的经济形势以及下一步可能采取的政策措施。第三,认清形势。在看到这些变化以后,我们进一步把握经济发展大势,认清当前经济形势。第四,把握趋势。从中长期角度来讲,我国发展拥有足够的韧性、巨大的潜力,经济长期向好的态势不会改变。我国发展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第五,指导方向。结合发展大势与短期形势来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2019年经济工作的方向和政策的基调都作了部署。经济工作总的方向是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深化市场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继续打好三大攻坚战,着力激发微观主体活力,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工作,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进一步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提振市场信心。也就是说,经济工作要围绕“六个稳”来全面推进。第六,政策基调。宏观政策要强化逆周期调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适时预调微调,稳定总需求。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不动摇,更多采取改革的办法,更多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在“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个字上下功夫。第七,确定任务。政策基调确定以后,会议提出了2019年要抓好的七项重点工作任务:一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二是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三是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四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五是加快经济体制改革,六是推动全方位对外开放,七是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第八,解决问题。在经济工作中要着力解决一些问题。要全面正确把握宏观政策、结构性政策、社会政策取向,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要有效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要着力优化营商环境,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促进新动能加快发展壮大。要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提升创新能力和效率,提高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水平。要瞄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硬任务,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要持续释放内需潜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要突出保基本兜底线,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二、正确认识当前经济形势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要看到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忧,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经济面临下行压力。”(一)稳中有变,稳在哪里、变在哪里?总结2017年经济运行情况可以看到,四个共同因素推动了经济的阶段性反弹。那一阶段从外部到内部都呈现出一种向好的运行态势。这四个共同因素包括:其一,全球经济共同复苏;其二,从政策角度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宏观调控政策共同显效;其三,从经济发展动力机制看,新旧动能共同发力;其四,从市场微观层面看,市场预期和企业效益共同改善。但是,这四个共同因素在2018年第一、二季度之后变化越来越明显。总体上看,外部环境开始出现恶化。传统动能开始减速回落,而新动能在持续高增长背后,出现了增长放缓、加速度减慢的状态。因此,政策的边际效应开始弱化。从市场微观主体来看,市场的迷茫程度上升,投资扩张的意愿开始下降,经济效益出现回落态势。稳中有变,在变化到这种程度以后就会出现一系列问题,甚至是让人忧虑的问题。那么,我们下面就总结一下,2018年的“稳中有变”到底稳在哪里、变在哪里。1.从“稳”的方面看(1)宏观经济指标稳宏观经济的四大主要指标,包括经济增长、物价、就业和国际收支,这四大指标是相对比较稳定的。其一,从GDP增速来看。根据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我国2018年GDP同比增长6.6%。从中期时间段来看,我国经济增长的稳定性是比较好的。虽然2018年第四季度GDP增速下行至6.4%,2009年第一季度GDP增速也是6.4%,但2009年的经济总量只有2018年经济总量的三分之一多一些。因此,在2018年国内生产总值90万亿元的大盘子下,我国GDP增速能达到6.6%的水平已经非常不容易了。这个成绩在全世界范围内也是比较好的。其二,从就业来看。就业主要从两方面来看:一是全年城镇新增就业规模进一步扩大。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361万人,比2017年多增10万人。此外,城镇调查失业率也相对比较稳定,而且保持在一个比较低的水平,2018年各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保持在4.8%-5.1%之间。因此,我们的就业形势、总体就业规模都是相对不错的,就业是稳定的,也稳住了。其三,从物价来看。衡量物价的主要指标是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2018年居民消费价格比2017年上涨2.1%,与经济增长相协调、相匹配。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比如说GDP增速在9%、10%以上时,居民消费价格大概是3%左右的涨幅。现在经济进入中高速增长区间,GDP增速在6.5%-7%的区间,我国居民消费价格仍维持在2%以上的增长,是比较稳定的。2018年全年的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和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都保持在比较稳定的水平,比2017年分别上涨了3.5%和4.1%。其四,从国际收支来看。国际收支的衡量,可以从贸易顺差或外汇储备规模、人民币汇率等来看。2018年,中国贸易顺差2.33万亿元,比2017年收窄18.3%。也就是说,中国贸易规模在扩大的同时,对外顺差规模在收窄,这有利于国际收支的平衡。此外,全年外汇储备保持在3万亿美元以上,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2)供给面稳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措施的推动下,供给面比较稳。供给面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工业和服务业协调均衡增长。2018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2017年实际增长6.2%,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7.6%,都告别了以往大起大落的状态,全年波动幅度很小,工业和服务业增加值这两个指标很协调,很均衡。二是新动能增长较好。从工业领域可以看出,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分别为8.1%、11.7%,明显快于工业增加值增长。此外,从服务业来看,信息、软件、物流、生产性服务业等发展得比较好,蓬勃发展的趋势没有改变。这种新动能推动了供给侧质量的提升,同样也有力地稳住了供给面,使新供给源源不断地出现。2.从“变”的方面看一是内需,包括消费和投资都出现了一系列变化,这种变化都呈现出小幅趋缓调整的态势。二是外需,在中美经贸摩擦的影响下外需发生了一系列变化。(1)变在需求面其一,从消费来看。2017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保持在10%以上,但是到了2018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增长只有9.0%,跌破了双位数。从近几年发展的趋势来看,消费增长的中枢在下移。2018年年中时,有些人把这种变化趋势称作消费降级论,当然这是一种误解。比如,生活必需品消费增多了,包括啤酒、饮料、方便面等低端消费品大量增加,而汽车等高端消费品以及与投资相关的消费、与房地产相关的消费在减少。一些人把这种现象称为消费降级,这是一种误导,其实并不是这样。实际上,转型升级、消费结构升级的大势并没有改变,只是消费在短期内出现了增速放缓的趋势。所以,这里需要解释的是,这种现象只是消费减速,而不是消费降级。其二,从投资来看。我们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这个指标来看,这个投资分为三大类:第一大类是制造业投资,占整个投资的三分之一左右;第二大类是基础设施投资,占整个投资的四分之一左右;第三大类是房地产开发投资,占整个投资的五分之一左右。从基础设施投资来看,2018年全年下行趋势最明显的就是基础设施投资。实际上,这是因为基础设施投资与政府投资密切相关,很多地方平台在整顿隐形债务、化解债务风险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去掉了很多与基础设施相关的不规范的投资,因此基础设施投资一路下行,增速相对比较低,这就拉低了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从房地产开发投资来看,2018年比2017年增长9.5%。从制造业投资来看,出现了先小幅放缓、后小幅回升的状态。但是,制造业投资的小幅回升并没有弥补基础设施投资大幅下行的缺口。2017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7.2%,2018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5.9%。因此,在投资方面,2018年较2017年有所回落。整体来看,由于需求面的持续不振,供给面也在承压。这种双向循环效应开始弱化,实体经济的困难就更加普遍化、显现化,甚至是复杂化。在消费、投资内需下行的过程中,一些老问题和一些新矛盾也开始叠加起来,比如,一些企业出现了产能过剩问题、库存挤压问题、拖欠债务问题等。(2)变在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较多从外部来看,2018年国际经济运行的大环境发生了重要变化,主要从两个维度来看。其一,从全球范围内经济复苏状态来看。现在,全球范围内经济面临世界性景气度下行。虽然2018年第二季度美国出现了多年来经济增长的高点,GDP增长4.1%,但是这个高点很难持续下去,第三季度GDP增长就往下走了,GDP增长3.5%,而且从第四季度以后,作为美国经济“晴雨表”的股市的调整下行的压力越来越大,这也反映出经济景气度开始下降。同样,欧盟和日本也是如此。这样来看,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长放缓,就会拖累全球经济的增长。其二,全球新兴经济体出现了一些问题。也就是说,一些新兴经济体不仅出现了增长减速的问题,还出现了债务风险上升、汇率贬值、资本外流等比较严重的问题。这些问题在土耳其、阿根廷等比较脆弱的国家已经显现出来了,也冲击着全球经济的稳定性。我们要看到,2018年在各国经济增长分化的条件下,有经济增长比较好的国家,也有进入了衰退式增长的国家,甚至还有部分国家出现了经济衰退。在经济增长分化的条件下,各个国家出台的政策也不一样,一些国家的政策在收紧,比如美国持续加息。同时,由于经济不景气,贸易摩擦争端也在增多。从2018年全年来看,中美经贸摩擦对中国经济的直接影响非常有限。2018年,中国进出口这一块增长的还是比较好的,当然这里也有我国积极扩大出口、积极帮扶企业的因素。但是,中美经贸摩擦对中国经济的直接影响小,并不代表它的间接影响也小,它的间接影响使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因素增多,干扰了我国经济发展的预期。比如,在2018年进行的与此相关的数轮谈判中出现了一系列变化,而每一次出现的变化都会给市场带来强烈的反应。我们去企业调研时也发现,一些企业由于不知道不可预期的经贸摩擦会持续多长时间,因此他们原计划的一些投资就不具体执行、具体落实了。这样一来,又进一步影响了居民的就业、消费、收入等。由此而形成的间接影响打乱了经济运行的秩序。中美经贸摩擦对我国经济的直接影响很小,但是间接影响却不小,主要是影响到了心理预期,干扰了市场的平稳运行。这是外部环境的变化。(二)变中有忧,忧在哪里、困难在哪里?1.国内市场多重风险交织叠加,引发经济波动的因素较多从市场层面看,包括车市、楼市、股市、债市、汇市、信贷市场这六个市场。(1)车市汽车市场从2018年第三季度开始就出现了快速下行的状态,而且在部分月度出现了多年没有过的中大幅的负增长,也就是产销两不旺,到下半年这种调整压力已经开始显现。从实际调研中我们发现,一些汽车厂商对下一步汽车市场,特别是整车市场的预期仍然比较悲观,纷纷调低了产销计划。(2)楼市从2018年第三季度开始,全国一二三四线城市之间的楼市变化已经分化得很明显了,但总体上是稳定的,有的城市在去库存后又出现了一系列价格大幅下行的情况,部分三四线城市出现了价格明显向下走的趋势。进入第四季度以后,楼市调整的压力又异常明显。从建安成本和买地投入这两个指标来看,2018年房地产建安成本相对保持微增长态势,但是在第三季度以后,买地投入出现了明显减少。因此,房地产短期投资的小幅回落也会影响下一期的供给和销售。(3)股市从股市来看,2018年下半年进行了一些调整。2018年全年,上证指数从高点的3500点跌到了2500点上下,调整幅度为20%多,呈现出市场信心不足、成交量持续萎缩的态势。此外,股市调整还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如股权质押问题,对实体经济产生了一些影响。(4)债市如果单从债券市场来看,可以看到2018年债券违约现象较2017年有所增加,包括一些前期业绩比较不错的公司也因为债券融资困难出现了暴雷,融资更加难了,债市风险暴露得比较明显。此外,从地方政府债务来看,也出现了筹资比较难的现象,出现了到期不能完全有效兑付或者“借新还旧”的问题。(5)汇市人民币在2018年中美经贸摩擦持续升级的状态下,出现了持续贬值的压力。中美经贸摩擦缓和一点,汇率就会平稳一点。(6)信贷市场从信贷市场来看,主要是流动性淤积在银行体系或者金融体系内部,传导到实体经济的非常有限。而且我们看到,整个信贷市场,包括社会融资层面的表外业务明显收缩,虽然表内业务有所增加,但是表内业务的增加抵补不了表外大幅收缩的缺口。2.短期经济景气趋于回落,社会预期偏悲观短期比较忧虑的是,全世界发达经济体的经济景气趋于回落。可以看到,我国先行指标也反映了经济景气度有所回落。从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非制造业PMI指数、商务活动指数来看,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呈现下行趋势,并在2018年12月跌破了50%的荣枯线,也就是从扩张走向了收缩,这就影响到企业下一步的投资、生产、运营、扩张的动力和意愿。这些先行指数的下行也引发了实体经济困难加剧。3.区域经济增长分化从区域经济层面来看,区域经济增长分化的状态越来越明显。全国各省份有保持经济高速增长的,也有保持低速增长状态的。在区域经济分化的条件下,区域经济中的两大“引擎”——长三角和珠三角也出现了减速压力。从宏观上看,经济增长每个季度往下调0.1到0.2个百分点;从微观上看,企业的经济效益出现明显滑坡,比如亏损额大幅增加、亏损企业面不断扩大。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中国经济的两大“引擎”出现问题,势必会引发下一轮中国经济形成明显的调整下行的压力。4.政策措施的边际效应趋弱近些年,我们一直在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措施和宏观调控,并且结合供需两个方面去推动结构调整的政策。但是政策到了这个阶段以后,我们会发现它的边际效应在减弱。(1)去产能在重点行业去产能中,到2018年末,“十三五”煤炭行业和钢铁行业去产能的主要目标任务基本完成。但是在这个目标实现以后,要巩固成果难度就会更大一些。去产能推动了市场出清,促进了供求关系平衡,也处置了一些僵尸企业。但是这个阶段更多的是通过行政化的手段、指标化的方式去产能,而在此阶段以后,则更多的是运用法治化、市场化的手段来推。但是,通过市场化、法治化的手段去推动去产能肯定是一个慢变量,产生的效果也不如前期采用政策措施的效果那么快。(2)去库存前期通过棚改、发展租赁市场等一系列方式进行了去库存,但是去库存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以后,很多城市的商品房去库存也进行得差不多了,所以去库存的政策力度也在减弱。(3)降成本2018年,降成本的政策措施力度非常大,如全年减税降费规模约1.3万亿元。但是在减税降费过程中,1.3万亿元分到每家企业上相对不多。2018年1-11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比上年同期减少0.21元。这个阶段,在各种措施和市场化因素的影响下,政策推动降成本这部分是有效的。但是另一方面,市场化这一块成本,包括劳动力成本、劳动力工资成本、资金成本、土地成本、环保成本等都在上升,这就抵消了一部分因为政策降成本、减税降费带来的优惠好处。因此,企业普遍还是觉得全年的成本综合下来没有明显的获得感。(4)补短板从补短板政策措施来看,在去杠杆、严监管之下,基础设施投资有一些下行。同时,农业、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等相关投资虽然总体上比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要快一点,但在2018年的增速也较前几年大幅下行。因此,下一步补短板的政策措施力度应该加大一些。2018年,《关于保持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力度的指导意见》已经印发,2019年在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力度会更大一些。三、把握发展趋势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在理解了当前经济的“形与势”后,我国经济短期呈现调整状态和长期向好的大势没有改变。那么,政策怎样通过因势利导实现高质量发展?就是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一)准确把握发展大势1.经济发展基本面好,发展空间大、潜力大、韧性强经济发展基本面好体现在什么方面?就是经济结构优化向三个黄金分割点迈进,稳中有进的态势没有变。三个黄金分割点都有什么?一是消费占需求的比重,二是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三是城镇化水平,三者都在向黄金分割点迈进。大家都知道,黄金分割点是0.618。这里我要强调一点,我国需求结构也好,产业结构也好,城镇化水平也好,可能不会像发达国家那样在短期内达到百分之七八十以上的水平。从短中期或者中长期来看,消费、服务业、城镇化水平保持在60%多,会是经济发展比较好的状态。从产业来看,2018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2.2%,这一数字距离61.8%还有近10个百分点的快速发展空间。从需求来看,《2017年中国居民消费发展报告》指出,2017年我国最终消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3.6%,距离61.8%还有8个百分点的快速发展空间。从城镇化来看,2018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9.58%,距离61.8%的空间就不是很大了;但如果从另一方面看,2018年我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仅为43.37%,距离61.8%还有近20个百分点的发展空间。20个百分点是什么概念?就是有将近3亿农民要转为市民,这就不仅仅是常住人口的概念了,他们要在城市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类产品上同样享受到市民的待遇。通过简单计算能够发现,大中小城市对于农民转为市民的投资从5万元到15万元不等,如果按照中间值10万元来计算,政府每年的投资,包括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等大概需要10万元,那么3亿农民逐步进城,每年还能创造多大的投资需求呢?这是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从居民收入消费来看,目前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收入比大概是2.7:1;如果按照消费支出来看,2018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与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大概是2.15:1,那么如果3亿农民真正转为市民,还会带来多大的消费空间呢?这也是我们应该考虑的问题。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到,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向好,中国经济发展潜力巨大,保证基本经济增长的需求、供给都有足够的空间。随着农村居民转为市民,相关需求显现以后,相关服务业的发展空间就更大了。从这个角度讲,我国经济基本面好,发展空间还是很大的。2.供需转型升级的步伐依然坚定,稳中提质的大势没有变从消费结构升级的角度看,耐用消费品、共享消费、医疗卫生、教育等相关消费是增加的。从投资结构变化的角度看,中高端制造和现代服务业投资、补短板类投资在增加,投资者消费者融合、幸福产业投资比重也在增加。这样来看我们的生产,随着生产关系、生产能力、生产空间以及生产方式的变化,经济发展稳中向好的大势没有改变。这是从中长期的角度来把握大势的。3.动态平衡和砥砺前行仍是主基调宏观经济学中主要讲两个问题:一是经济增长,二是经济波动。从经济增长来看,经济增长和创新密切相关,比如技术创新、组织创新、模式创新、制度创新等。现在放眼全世界看,创新是相对比较零散的,它没有像科技革命、产业革命、信息革命时带来大幅度、大范围的革命式创新以及经济增长的飞速发展。这一轮创新都是较分散化的、零星的,它带来的增长状态也是相对比较稳定的。因此,这一轮的世界经济增长持续的时间长,相对来讲水平比较低。从经济波动来看,经济波动主要与各类风险密切相关。如果风险暴露得比较大,经济波动就比较大;如果风险比较缓和,经济波动的幅度就比较小。从当前的经济运行来看,虽然前面说了那么多风险,但是都没有形成系统性、局部性风险,这些风险都是零星的、结构化的、点发式的,是能够被控制的。经济增长与经济波动平衡,下一步,动态平衡和砥砺前行仍是主基调。从外部环境来看,随着经济体量的增长,外部危机对经济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国际上发生的经济危机,对中国可能更多是孕育新的机会,而不完全是风险。可以看到,在国际上发生每一轮经济危机后,我国都向前迈进了一步。现在,我国是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后,“四梁八柱”的改革已经推出来了,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也逐渐地显现出来,下一步改革的红利有望加快释放。中国经济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我们会沿着中长期向好的趋势走下去。(二)政策方向及主要看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包含对2019年经济工作的部署。从短期来看,我们要解决实际困难,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推动经济既平稳又健康地发展。1.政策因势而动的逻辑针对一些问题,经济政策要因势而动,既给予市场主体调适的时间,也要防范风险,促进经济运行的动态平衡。在这一逻辑下,政策还是以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为目标。在政策手段上,不仅要通过传统政策手段,包括财政、货币、产业、区域、投资等,也要在防范重大风险的政策上加码,同时要做好临时性救助,包括建机制,把政策协调搞好,把工作协同搞好,各部门之间的工作更加注重协同。围绕经济运行中的困难、问题和矛盾,着力围绕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来适应稳中有变,解决经济运行中的困难。2.总量适度宽松,护稳经济基本盘从总量的政策来看,要保持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力,货币政策稳健中性,当然政策也要进行一定微调,在该宽松时应适度放宽一些,主要是为了护稳经济基本盘。虽然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这“六个稳”中没有稳增长,但是经济基本盘如果稳住了,这“六个稳”的基础就夯实了。下一步,实施宽财政和松货币的组合性可能比较大。其一,积极的财政政策。从财政赤字规模来看,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19年赤字率拟按2.8%安排,比2018年预算高0.2个百分点;财政赤字2.76万亿元。也就是说,在财政赤字这块,财政预算支出会明显加大力度。此外,近几年发展比较好的,如一些地方专项债,通过解决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筹资困难的问题,来做好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类的投资。从减税降费的角度来看,2019年将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同时,也会对贫困地区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其二,货币政策。在货币政策方面,主要还是围绕货币流动性做文章。2018年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比上年末增长8.1%。此外,在金融体系,要把流动性传导到实体经济去,就要疏通传导机制,增强对实体经济的服务,进入服务实体这一块。从社会融资规模看,还是要发展表内新业务,来抵补表外业务的收缩。同时,要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以增强人民币汇率的弹性空间,使市场形成合理的预期。3.供需结合,改善优化结构的方向不变其一,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中央提出了很多政策,包括“三去一降一补”“破立降”和“巩固、增强、提升、畅通”,我们要围绕这些方面来做,降低实体经济成本。比如,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补短板、加快新动能发展、重大科技创新技术改造升级,这种改善优化结构的方向不会变。其二,扩大内需与结构调整结合。从消费角度看,现在的一些领域,比如与汽车、家电、信息消费相关的,都有鼓励消费的政策;同时,支持一些复合型消费,比如将服务类消费和生产生活类消费相融合,再比如将健康产业和体育产业、实体经济相结合。从投资角度看,一方面是保持有效的、合理的投资增长,比如PPP项目清分处理后的规范化发展;另一方面,通过加速固定资产折旧这种方式,促进企业研发、投资或者设备更新改造类的投资加速。4.减缓经济波动应该与防范化解风险相结合对于外部风险,比如中美经贸摩擦,宏观上要解决顺差问题,微观上要注重对企业的救急帮扶。房地产方面要因城施策,建立长效机制。股市短期要解决疏控问题,中长期要通过市场化水平的提高,通过金融体制改革、资本市场改革来促进市场的健康发展。从车市的角度来讲,与扩大消费和绿色发展密切相关。这是从短期的补贴政策、促进消费、促进行业发展角度讲的。5.改革开放再出发,慢变量协同助推健康可持续前面讲的供需和宏观政策,都是一些快变量。从改革开放再出发来讲,要协同助推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比如,放松管制方面包括服务业准入与开放;民营经济产权的保护、营商环境的改善;要素市场化改革,包括能源资源、土地改革和金融改革;国企改革,包括混改等;开放层面的“一带一路”建设,在吸引外资和扩大进口方面做一些文章。总的来看,2019年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经济在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下,有望实现稳中有进的运行成绩单。
讲课预约电话:13811229543李助理(微信同号)
上一专家观点:林毅夫:6%~6.5%经济增长目标背后的信心
下一专家观点:宋伟:“一带一路”建设的成就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