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为什么要重视传统文化的建设中华民族的历史一点都不保守,比如,张骞出使西域、郑和下西洋,中华民族从来都是海纳百川的民族。什么是“中”?既要海纳百川向西方学,同时也要以我为主,自力更生,两者要维持一个“中”。为什么要重视文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实力得到大幅度提升。但是,现在社会有一种现象,一个人发展得好不好,很多人就看两点:金钱和权力。其实一个人真正受人尊重,与他的财富和地位并没有必然联系。比如,雷锋,他是个最普通的战士,但是他赢得了全世界的尊重。我们不能只重视GDP的提高,文化和精神家园的建设同样重要。当前很多社会问题的“根”就出在文化上。如果我们的文化信仰和道德建设跟上了,很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非常重视文化的建设,因为中国人之所以是中国人,就在于我们有自己独特的精神标识——中国传统文化,这也是国家的重要文脉。《论语》中提到,“君子务本”,这就是说,每个人都要做好自己的本份。比如,公务员要正确运用国家的公权力,把人民当成自己的父母,好好为人民做事;知识分子讲的话要对社会风气、百姓成长有好处,要传播正能量。之前,由于文化建设的不到位,我们的信仰和道德被弱化了,导致了大量的社会矛盾积累,这是不行的,所以,我们要尽快加强文化的建设,尤其是传统文化。大家知道,文脉关系到国基永固。北宋思想家张载的名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如果前三句做到了,第四句就自然而然能做到。文化是一个国家的大脑,如果文化建设出问题了,如果我们的文化扭曲了,价值观出问题了,这个国家必出问题。所以,一个国家真想发展好,文脉要跟上。任何国家的发展都充满了各种挑战,中华民族的发展也不都是一帆风顺的。习近平总书记曾讲,在几千年的历史流变中,中华民族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遇到了无数艰难困苦,但我们都挺过来、走过来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培育和发展了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克服困难、生生不息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这说明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所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二、传统文化建设的目标文化建设需要指导思想,我们要对自己的文化有自信。谈到自信,我给大家分享一件事,因为我是老师,所以我会研究学生,我发现,不管一个学生是二本还是三本,或者他没有上过大学,但如果这个学生特别自信,就有很大可能获得成功。虽然这种学生天资不一定很好,但是他有不服输的劲头,如果这种学生再谦虚一些,能够接受别人的建议,应该会作出一些成绩。文化建设的目标是什么?目标就是文化强国,而文化强国的标志是文化振兴。文化强国可以提供向心力、凝聚力、生命力。中华民族能为人类的发展贡献智慧的时候,中国文化强国的目标就实现了。文化建设的基础是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在座的朋友,有完整读过中国古代典籍的吗?有,可能不多。现在有些人批评中医,我要问那些人有什么资格批评中医?如果你读过《黄帝内经》《伤寒论》《千金方》就会发现,这些书对中医的优点和缺点看得非常清楚,同时通过中国古代医书,也能发现现代医学的优点和缺点。如果在这个基础上谈对中医的看法,我会给你鼓掌。但你什么都没看过,就信口开河,这是不对的。一个民族安身立命靠什么?首先要把自己的文化学好,只有把我们的东西学好了,才有能力理解别人的文化。三、传统文化建设的举措第一,要夯实文化建设的根基。2017年的1月25号,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意见》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第二,文化建设是核心。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很重要。假如一个街道有100人,这100人就有不同的性格、个性,这都没有关系,这叫多元。但在多元中必须有个“一”,必须有大家都认可的价值观,这就是核心价值观。一个国家也一样,必须有核心价值观,这特别重要。第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需要齐头并进,都要重视。第四,重视文艺工作。为什么要重视文艺工作?什么对社会风气影响最大?我现在讲课,最多有100个人在这个课堂上,我的社会影响力肯定不行。但是一部电影会有成千上万人看,这个社会影响就很大。我认识一个小伙子,他本科学导演的,他说郭老师我准备考北京电影学院的研究生,你支持吗?我说我太高兴了,我大力支持你,为什么?因为你要拍出一部催人奋进,引导社会积极向上的好电影,会有几千万人看,功德无量。习近平总书记曾讲,文艺创作的目的是引导人们找到思想的源泉、力量的源泉、快乐的源泉。清泉永远比淤泥更值得拥有,光明永远比黑暗更值得歌颂。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提高阅读生活的能力,善于在幽微处发现美善、在阴影中看取光明,不做徘徊边缘的观望者、讥谗社会的抱怨者、无病呻吟的悲观者,不能沉溺于鲁迅所批评的“不免咀嚼着身边的小小的悲欢,而且就看这小悲欢为全世界”。要用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作品,鼓舞人们在黑暗面前不气馁、在困难面前不低头,用理性之光、正义之光、善良之光照亮生活。对人民深恶痛绝的消极腐败现象和丑恶现象,应该坚持用光明驱散黑暗、用真善美战胜假恶丑,让人们看到美好、看到希望、看到梦想就在前方。我作为一个文化传播者,我有责任在每一堂课里传播理性、正义、光明的内容给大家。接下来,我简单谈一下党的十八大以来文化建设的成就。第一,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已经得到了社会的共识。第二,文化的理念和文化建设的举措同时并进,有很多具体的政策出台。第三,文化成为推动中国发展的支撑力量。第四,文化建设最大的成就是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正在形成。谢谢大家。
讲课预约电话:13811229543李助理(微信同号)
上一专家观点:刘志兵:新时代我们要传承和弘扬的英烈精神
下一专家观点:丁文锋:把握信息化时代特征 积极推进教育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