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的颁布了关于清算市场开放的决定,再次引发了各路媒体铺天盖地般的关注,当然这种关注并不是什么“中国好声音”,所有的媒体都是将矛头指向了银联,几乎一致地抨击银联的“垄断”,似乎只要清算机构一开放,国外卡组织进入,以及国内某些机构摇身一变成为新的清算机构,就可以撼动银联在中国的“霸权地位”,中国转接清算市场的春天来了。
各路媒体也是施展浑身解数,记者亲自上阵或邀请专家学者撰写评论文章,包括一些诸如“10亿注册资本太高,卡组织将‘开而不放’”、“卡组织开放相当于为国民减税”、“国内第三方支付机构将结束银联‘暴政’时代”等等很滑稽的声音充斥着网络媒体。
有媒体报道:清算市场开放之后或将成立“南联”和“北联”,分别由北京市政府和深圳市政府与当地央行相关部门联合主导,而之前呼声较高的工行、证通公司以及农信银资金清算中心(下称农信银)、城市商业银行资金清算中心(下称城信银)则很有可能与首批失之交臂。——先不说农信银、城信银够不够资格申请成为银行卡清算机构,就冲着把谁可能得到批复,谁不能得到批复都预测出来这一条,就足见这个媒体的“神通广大”。一个国家的银行卡清算机构开放这么如此专业的问题,在众多媒体的眼中笔下,已经成为了马路街头的“花边新闻”,不管阿猫阿狗,只要沾了“支付”边的企业机构都应该分享一下这席“饕餮盛宴”。
引用支付行业年轻评论员寇向涛在《为什么都骂银联》一文中的话说,为什么舆论会出现一边倒的“骂银联”的现象?其深度原因,一是对清算机构和支付行业,以及银行业务“傻傻分不清”,二来是出于对现在包括银行在内的金融机构客户服务不满意、希望境外金融机构进华促进改变国内金融机构服务质量这一现象。一些网络评论员戴上一顶“经济金融专家”的帽子,如同“万金油”一般,对证券、房地产、物价、互联网金融无所不评,涉及到支付领域又是侃侃而谈却张冠李戴,而成为支付行业的笑柄。
从清算机构准入决定引发的这场“倒银联”现象,不禁想到了2010年盛夏那场Visa和银联关于境外交易通道的问题,同样也引发过一场社会舆论大战,只是当时那场大战中受“挺”的却是银联。或许当初参与过那场大战的记者编辑,即便还在媒体中工作,估计也早已忘记了当初的场景,而一些后进入的小记们却无法感受到那场大战的“硝烟战火”,但我却历历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