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红漫 (财经评论员)
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改革路径渐次明晰。全国政协委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胡晓义近日表示,人社部目前正在制定基础养老金的全国统筹方案,方案将在年内出台。
据统计,我国目前约有2000多个社保统筹单位。改观基础养老金“碎片化”局面、提高统筹层次对整个社会具有积极的意义。一方面,全国统筹改革的推进将有助于厘清各地养老金的规模,提高其保障制度运作的公平性,缩小东部富饶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劳动者的养老差距。另一方面,提高基础养老金统筹层次可以为账户内资金保值创新打好基础。有数据显示,去年我国职工养老征缴收入增长明显低于支出增长,以CPI作为基准,养老金在过去20年贬值将近千亿元。显然,养老金隐性贬值与投资思维偏于保守关系密切。虽然广东省已试水将养老金结存资金委托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运营,并取得了良好的收益回报,但囿于中国多数地方养老金统筹县市各自为政,广东养老金账户所拥有的规模优势不具有普遍性,目前大面积推广复制的难度较大。
恰因此,近年来舆论界对养老金全国统筹的呼声甚高。但应当指出的是,这一改革涉及到地方之间的经济利益博弈、中央与地方间财权事权的再划分,现实操作并非易事。客观而言,当前我国养老金收支省际差距较大,改革在具体推进过程中必然会涉及到“搭便车”与“道德风险”问题。在基础养老金实现全国统筹之后,如何保持地方做实个人账户热情、如何实现各方公允的全国统筹调剂模式,都需要改革部门缜密考量和勇敢面对。
当然,如若养老金资金池能够获得迅速充盈,那么各种矛盾的化解也将会相对轻松。事实上,养老金投资的根本目的不是赚钱而是保值,也就是以稳定为第一追求,这已经为海外各国所公认。需要指出的是,养老金资本化运作不能被简单地解读为入市“炒股”,毕竟我国股市的发行体制、扩容机制、诚信体系构建等还未得到彻底革新,价值投资理念仍无法成为市场主流,难言能为养老金的长期保值增值营造适宜环境。制度不完备的资本市场不仅会放大养老金的投资风险,而且还可能让养老金投资成为经济问题社会化的导火索,这同样是国内社保体系所无法承受之重。而除了股票市场之外,铁路等大型项目投资、国有重点企业改制上市投资等都可能成为养老金考虑的栖身之所。此外,很多大型国企已经完成了原始积累,有能力和义务拿出部分盈余反哺社会。相关部门不妨考虑通过国有股转让、国有企业收益分红等手段补足资金池缺口,为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改革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