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城市化的深入推进,绿色建筑的概念也被越炒越热,在绿色生态需求日益广泛的今天,环保产业就好像是最后一片投资蓝海,等待着勇敢的人去开拓。
另一方面,虽然理念很好,但如何有效地落地却仍待探索,哪怕我国已经成为全世界绿色建筑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很多问题也依然待解:如政府在绿色建筑的发展中将起到何种功能;如何更好地管理好绿色建筑,真正让绿色建筑起到“绿色”的功能,这些都是值得希望进入产业的企业思考。
目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是我国推进绿色建筑的主要力量,而中国房地产发展投资协会则对我国房地产市场有深入研究。为了探究绿色建筑发展的现状及未来,记者采访了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副总工程师,中国房地产发展投资协会顾问孙克放。
光速发展的绿色建筑市场
记者:感谢您接受采访,首先还是请您介绍一下什么是绿色建筑,我国绿色建筑现在的发展情况如何?
孙克放:绿色建筑其实提出得还是比较早的,一开始它叫生态建筑,称法不一但本身概念相差无几。1992年巴西召开的21世纪议程就已经提出要在全球范围内推广绿色建筑。经过20多年的发展,绿色建筑已经在很多国家有了推广,并成为当今世界建筑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另一方面,建设关注环境、输出健康的城市生态体系也渐渐有了共识。
第二个问题,其实,我国的绿色建筑起步并没有几年,但近段时间势头非常迅猛。2006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参考国外标准并结合中国实际建立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这之后中国的绿色建筑如雨后春笋般诞生,截至今年已经有1,446个建筑项目获得了住建部的绿色建筑标识,总建筑面积达到1.6亿平方米。分地区来看,以省份算江苏第一;以市来算,深圳第一,苏州第二。
记者:为什么中国会在这么短时间内出现如此多的绿色建筑呢?
孙克放:我认为中国绿色建筑在世界范围内发展都算是比较快的,这其中最深的感触就是中国绿色建筑带有很大的政府行为,甚至可以说全世界任何国家没有一个像中国政府一样如此强力推行绿色建筑的。
举例来说,仅2013年一年我国就批准绿色建筑项目704个,我所知道的这也创了记录,因为美国发展十几年累计也就大约这个数,除此以外,我们还批了8个绿色建筑生态区。也是在2013年,国务院办公厅正式下发文件将绿色建筑行动上升为国家战略。
根据我的统计,未来仅仅直接相关于绿色建筑的投资就可达到1.5万亿元人民币。目标是在“十二五”期间新建10亿平方米,争取2015年20%的城市新增建筑达到绿色建筑标准,沿海发达城市还要更高,达到50%。
记者:发展快当然是好事,但我们也有疑问,那就是质量怎么样呢?
孙克放:很多人认为中国绿色建筑的一大弊病是“重建设,轻管理”,我认为这要分开思考。产业发展初期,肯定要大规模建设,要不何谈管理?而且不要忘了我们还有保障房建设任务,这能占到全部建筑面积的40%,量很大。
其次,看看我国的绿色建筑标准,比日本、美国都多,各种建筑类型都有专门的小册子进行说明。我认为政府参与的程度已经够深了,管理的任务完全可以由市场去完成,比如让开发商和获益的住户去负担后期的管理费用。
记者:您的意思是政府更应该做的是定标准和激励产业发展层面?
孙克放:我个人认为是这样的,这里又分为两块:首先是标准,以我国绿色建筑生态城区为例,政府要求全面追求一星级以上标准,二星级以上达到30%,而城区肯定包括民用和工用建筑,总的星级达标率要达到30%,这个标准是不是定得有点低?
第二个是补贴,绿色生态城区是现在住建部最主要抓的,凡是建筑面积不小于2万平方米,20%以上达到二星级及以上标准的新区都可以申报,一旦验收通过,每个项目都会给予相应的补贴,金额在5,000-8,000万,所以各地申报都十分积极。
除此之外,我们最开始还有按星级二次补贴的计划,即达到二星级的绿色建筑每平米再补45元,三星级每平米补80元,但现在还没有细则下来,政府也在思考,是否应该如此深入地参与到微观经济中去。
记者:这种补贴力度是相当大了。
孙克放:除此之外地方也有鼓励政策,除了单体建筑,生态城市、绿色社区、低碳城市、绿色生态城区都是国家已经明确写入计划的方向,所以地方也会另给政策。比如山东每个绿色建筑示范区给予千万补贴,这都是财政部、建设部以外的。
有些地方采取前期后期验收相结合的方式,所以很多单位拿不到全额补贴,深圳甚至只有后期验收达到一星级才给钱,当然如果采用绿色工业化生产原料,还有其他补贴。我们看到,这些措施的激励效果很明显,房地产商也很支持,尤其是万科等龙头企业,做得比一般房企更好。
如何落地
记者:看来绿色建筑的成本要比普通建筑高出许多了?
孙克放:绿色建筑和普通建筑相比,用料肯定要更讲究,比如保温外墙普通是8公分,但绿色建筑要在15公分以上,但成本增加很多却并不一定。具体来看,根据我的数据,一星级的绿色建筑每平米单位成本比普通建筑高大约30元,二星级多出70元,三星级131元,但以二星级为例,国家就能补45元,超过成本增加量的50%。
记者:我国目前正在大规模进行城市化建设,绿色建筑的普遍应用一定会推动我国生态建设的发展。
孙克放:如果从纸面上看,绿色建筑的优势确实很明显,换气、动力、照明、空调等。和传统建筑相比,它能节能24-50%,节水40%,减少废气物70%。但你刚才说一定会带来生态环境的好转,也不一定。加拿大累计认证了1,000多个绿色建筑,但后来他们计算,和传统建筑比,消耗能量反而增加了。
因此我们不能为了绿色而绿色,要尊重客观规律,从原始设计到后期运行,管理就要加入绿色节能的考量,通过日照、风力的各种实验找到最佳平衡点,这样才能让绿色建筑回到本质,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记者:绿色建筑要想达到预期,还是要插上科技的翅膀?
孙克放:其实在中国最先提出绿色建筑概念的并非建设部,而是工业和信息化部,即智慧城市中就有涉及,与之相关的还有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等大家已经有所了解的概念。在世界上,很多人也把这比作是工业化、电气化、信息化后的第四次革命。但毕竟是刚刚开始的东西,不能急于求成。近来北京提出要把所有新建建筑都变成绿色建筑,我就不大同意,因为这是不可能的,如果真的成为现实,只能说明我们的标准定的太低,出来的必须是好东西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