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轨道物业价值还没显现”
2013城市轨道交通价值论坛,孙克放、叶青等参加
稿源:[南方都市报]
南都讯 记者王莎莎 通讯员姜静仪
“轨道投资会成为地产升值的有效手段。”住建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副总工程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孙克放说,他日前出席南方都市报与特发集团联合举办的“2013城市轨道交通价值论坛”,重点论述轨道交通对城市和物业的影响,不过他在演讲后接受南都记者专访时表示目前深圳地铁物业价值还没显现出来。
地铁推升土地和物业价值
“目前全国14个城市运营地铁,总长度达1688公里,通车历程已经超过了美国的1100公里。”孙克放介绍,深圳的地铁轨道也覆盖了城市主要发展区域,总长度178公里,仅次于北京、上海。
但是,深圳大多数地铁是新建的,影响力还没有完全显现出来。在一些较早修建地铁的城市,地铁对城市土地、周边物业、站点商业等的带动作用都有统计数据可考。以华盛顿为例,1981年该城投资30亿美元修建地铁,引起的土地增值效益达到20亿;到2001年,地铁累计投资达到95亿美元,新增的土地价值达到100亿-150亿,地铁沿线一些区域的商业用地增值幅度达到100%-300%。
国际研究表明,轨道对周边地区的地价以及商业提升比率一般达到5%-10%,最高可以达到20%-30%。例如香港的地铁物业做得很好,平均升值近50%,投资回报率更是达到15%。车站对于400米范围内的价值提升在20%-30%左右;北京的地铁物业价值在轨道开通后平均上涨22%。
填海不如修地铁
深圳的城市设计人口原本是400万,到今天已发展到近1500万人口,怎么办?一是填海造田,二是发展轨道交通“虽然地铁每里(500米)造价就要2个亿,很贵,但从其作用和价值上来看是必要的。填海不如修地铁,可惜深圳之前把大力气花在了填海上。”孙克放说,他透露此行来深圳还特意去看了蔚蓝海岸,该盘开发前曾就相关设计方案咨询过他,那时还是一线海景,现在已被大片高楼挡住,令他感叹深圳填海的速度和力度,而填海造成的生态破坏、环境影响乃至建筑质量,令他担忧。
相比之下,通过地铁提高城市效率、拓宽城市领域,是更可持续发展的方式。相比香港、纽约等,国内城市还需从规划上加强。“目前中国白领消耗在路上的时间为3
.7小时左右。这些时间原本应该更多花在学习以及和家人在一起。”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叶青说。“地铁上盖建综合体,便捷交通、商业和居住无缝对接,我们现在还没做到这一点。”孙克放说。
相关新闻特发和平里下月开盘
在“2013城市轨道交通价值论坛”后,特发和平里举办了产品发布会,这是该项目的首次正式亮相。作为龙华“港铁入户”物业,特发集团副总经理俞磊介绍和平里与地铁龙胜站无缝对接,贯穿整个社区的特色景观风雨连廊,也与地铁连接。该盘将在“五一”左右开放营销中心,5月上旬开盘,首推产品主力户型为82-89平方米刚需三房。
孙克放
谈房价:住建部就是个挨骂的部门,但房价怎样住建部说了不算啊!最新的调控政策是把二手房市场弄死,刺激了新房,租金也要跟着上涨。
谈建筑质量:日本使用海砂是经过严格处理、检验的,我们这样冲洗两三遍绝对不行。填海造陆,日本要过十几二十年时间再盖房,我们刚填完三年就盖了。中国的很多问题都是太快了,光有速度,没有质量。现在国内房子的寿命30年就差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