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康,男,博士,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
植物分子发育生理研究组,研究组组长、NSFC国家杰出青年获得者、NSFC“细胞分化与器官发生”创新群体首席科学家、“百人计划”入选者、“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社会兼职有中国细胞学会染色体基因组蛋白组分会会长、国际植物生物技术联合会中国分会负责人、中国植物学会副理事长和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会理事。担任《植物学报》主编、Plant Cell Reports、JIPB、J Plant Biol等国际期刊编委。主持承担多项国家重大项目,如973和863项目等。迄今在Nature Communications、PNAS、EMBO J、The Plant Cell等国际主流学术期刊发表研究论文60余篇。多次获得中国科学院优秀教师奖励。已培养硕士和博士40余名和博士后5名,其中多名博士生获得“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论文”奖励和中国科学院院长优秀奖。毕业生中有24名在国外从事博士后研究或工作,其中在美国和国内教授职位5名。
主要研究工作:
1. 小麦开花与春化作用分子机理
在小麦中克隆春化调控相关基因VER2,利用分子遗传学和生化等策略证明该基因能够部分取代冬小麦对春化的需求,在开花和花器官发育中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基于实验结果提出了植物感受春化器官是茎尖分生组织周围幼叶的新观点和O-GlcNAc糖基化信号介导春化作用的分子机制。
2. 水稻感受低温信号的分子应答机制
利用功能基因组学和系统生物学思路以及分子遗传学分析手段,分离鉴定水稻感受低温分子机制,挖掘在生产上具有低温耐受特征主效功能基因以及细胞信号转导机制。揭示了细胞骨架应答低温信号的新模式。
3. 水稻激素信号互作调控器官发生的分子网络
利用全基因组和转录组、基因芯片和蛋白组学等高通量大规模筛选途径和分子遗传技术,开展水稻器官发生基因调控机理的研究。在水稻揭示了新的赤霉素代谢控制基因,发现微管马达蛋白具有转录因子活性新功能;阐明水稻甾醇类激素信号途径中新的制动因子与作用机制;揭示由四个基因组成的水稻侧芽分化分子网络与控制模块;发现组蛋白精氨酸转移酶介导的组蛋白甲基化修饰控制开花与逆境响应的表观遗传机制。
主持和参加的科研项目:
[1] “水稻抗寒耐盐碱的分子细胞机理”,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2011.1-2014.12);主持人种康
[2] “水稻稳产性状的分子机制与设计”,科技部973课题(2013.1-2014.12);主持人种康
[3] “水稻叶片发育的功能基因组研究”,科技部863课题(2012.1-2015.12);主持人种康
[4]“植物细胞分化与器官发生”,国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项目(2012.01-2014.12);主持人种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