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云淮,男,1977年5月生,群众,博士,副研究员,公安部第三研究所物联网研发中心副主任
刘云淮多年来从事无线传感网和物联网研究,提出了非密度网络热点分布模型,设计了基于移动模型的网络热点分布方法,设计并实现了基于频率多样性的信号强度测距方法。目前他主要从事公安物联网,大规模视频监控网络,无线传感器网络等方面的科研工作。主持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一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01专项的子课题,是A类SCI期刊IEEE TPDS以及SCI期刊Ad Hoc & Sensor Wireless Networks编委。他的论文 “Opportunity-based topology control in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荣获IEEE ICDCS 2008国际分布式系统年会最佳论文奖,是638篇投稿论文中唯一的获奖论文。他于2013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
早在香港科技大学读博期间,刘云淮就开始了弱连接条件下无线自组织网络架构和节点协同技术研究,迄今已逾十年。众所周知,若无线通信弱,网络节点间连接特性则会发生改变,针对这一现状,刘云淮从概率式网络模型出发,通过探寻无线网络中的基本机理,设计出一系列拓扑控制方法,包括针对Sink节点到其他节点通讯模式的Conreap算法,以及针对节点间通讯模式的Brasp算法,得到欧美同行很高评价。美国佐治亚理工大学计算机工程系教授、可靠通信实验室主任Raheem Beyah认为“概率型网络模型更真实的反映无线通讯中的链路行为”,加拿大Alberta大学计算机科学系教授Mike MacGregor表示“概率型网络模型能更好的反映网络行为,为节点最优分布奠定了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