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为第十七届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做过讲解的国家发展改革委
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中国民生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马晓河研究员在接受经济观察网独家专访时解读说,当前,中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转换的新常态下,“十三五”要解决制约经济新增长的软硬件环节。“三个重大”将围绕贴近民生领域、公共基础设施薄弱领域、能拉动消费的基础设施领域,以及围绕实现“一路一带”、“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展开投资。马晓河对此解读说,当前中国经济面临产业结构、社会结构、需求结构的“三重转型”。对于社会结构而言,中国的社会结构想发展为中等收入群体为主体的“橄榄型”社会,就要培养中产阶层,就要增强中低收入阶层的消费能力。“发达国家没有一个国家的消费率在60%以下,既受到收入分配政策的制约,又受到基础设施建设的制约,还受到社会保障制度的制约,我们要最终解决群众能消费、敢消费、愿消费的问题。”马晓河说。
马晓河进一步解释道,能拉动消费的基础设施,比如中小城镇的医院、学校、市场,刺激网络消费的基础设施,更加低碳环保的保障房建设,覆盖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的饮水安全保障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