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刚解放的时候,于光远同志就应北京大学图书馆专修科主任王重民教授之请,来北大讲课。这是因为他有在延安时期图书馆工作者的背景。后来,我们聘请他作为兼任教授到北京大学经济学系来讲学。
那时,他在中共中央宣传部任理论处副处长和科学处副处长等职。曾经负责领导中国科学院等单位。我第一次见他就是在中南海内他的办公室里。
他对北大经济系的科研工作有很好的指导作用。1977年举行的三次按劳分配理论讨论会和1978年举行的第四次按劳分配理论讨论会,都深入地揭发批判了“四人帮”,拨乱反正地指出按劳分配是客观规律,物质利益原则也是客观的原则,从而给按劳分配恢复名誉,也给物质利益原则恢复名誉。我那时写了《论物质利益》一书,得到于光远同志的肯定。那时,我写文指出“资产阶级法权”一词纯属误译,正确的译文应是“资产阶级权利”。次说得到于光远同志在按劳分配理论讨论会上的肯定和表扬。
1980年10月于光远同志组织召开全国社会主义生产目的问题讨论会。我在此会上作了《必须从理论上明确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发言,后来收录在《论社会主义生产目的》一书中。(吉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他和我曾住在北京厂检中央直属招待所,指导我们编写《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和《中国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等书,他的女儿于小东就是那时候出生的,现在已经是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了。
“文化大革命”中,他多次被批斗。有一次于光远同志在中关村大操场被批斗时,我见到他还是笑嘻嘻的。
多年来于光远同志每年年终都要给我写一封长信,说明这一年里的工作状况。他晚年在北京史家胡同东口一处古旧的平房里,后来在北京医院住院多年。我在抗战爆发前在史家胡同56号住,和他是不同年代的邻居。
2013年9月26日于光远同志病故于北京医院。
2013年9月30日,在北京医院告别大厅,我和长子张伟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胡延武教授、张丽娜女士一起的于光远同志的遗体告别。
2013年10月19日,在北京阜外大街国宾酒店召开了于光远同志追思会,他的许多生前好友都意重情长地发了言。
张友仁 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北京政治经济学会原会长
此文是张友仁在由中国民生研究院、中国市场经济研究会举办的于光远追思会暨于光远经济理论研讨会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