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思敬爱的父亲
首先我谢谢大家来这里追思我的父亲,他的一些贡献被大家认可,在地下也可以得到安息了。我是学工程的,对他的学术工作不太了解,就从父亲如何教育我们说起。我是学工的,曾经被丁肇中点名去他工作室工作过。我从一个学科跳到另一个学科,强电弱电,跳了很多行,最后花了一千块钱在美国白手起家开始创业,最早期进入美国的光纤通讯,所以在那一行里我在美国也算是早期的人。最初我是在厨房做的产品,这个产品使美国的电报电话公司成了我的第一个客户。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我中国的团队在深圳,我们在光纤高速高密度的网络技术方面已经拥有一些国际领先的技术和专利,我们最近被邀请参加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的中国科学家论坛。在上大学前我只是读了初中,高中的数学、物理是我在宁夏干校父亲教给我的,花了三个月的时间上了三个学期的课程。自己克服困难从中得到创造性的乐趣,这是无穷的。我曾经对我父亲说,办个公司更像有奖竞赛,从一个小公司能够赢得美国的大公司这是特别过瘾的事,他也特别支持我。经济、金融各方面都非常重要,在这里希望我们的这些经济学家帮帮忙,从我本人来说,希望在国家建立一个研究室,怎么建立一个综合评估体系,重视发展小型民营科技创新企业,我的二妹只上过初中,家里的藏书和我爸爸给介绍的几位恩师给了她很大的帮助,结果跳过了高中、大学,直接成了第一届中科院的研究生。我的三妹是学医学的,她在深圳参加创办一些公司也很成功,她现在又回归到本行,她现在在办医院,推广开发创新的微创手术。小东、小庆在学经济,父亲教育关怀我们的事情很多,我就不一一说了。父亲一生坎坷,多次受到政治运动的冲击,我的母亲也是反右和文革的受害者的代表人物之一,那个特殊的年代造成了许多人间悲剧。
在这个追思会上我说这么多的家事,也是想告慰父亲,我们姊妹五个都很和睦,我们都继承了父母乐观的人生态度,最终都活的好好的,也在各自的事业上有成。我们的下一代有的学社会科学,有的学自然科学,工程、金融、法律等等,我们都会为保存父亲的精神财富,激扬父亲的思想尽一份力量。
于小红 于光远之女
此文是于小红在中国民生研究院、中国市场经济研究会举办的于光远追思会暨于光远经济理论研讨会上的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