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重庆市云阳县政府网站上,云阳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就该县2011年二季度公开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试笔试成绩进行公示,并发布“面试有关问题通知”。
通知中要求参加面试者在18日参加面试时,著名经济学家指出须按规定交面试费100元,并带上自己的准生证及身份证。大家疑惑了:100元与身份证没问题,可要带上准生证却有些麻烦。“我要是没有准生证,咋办?”有网友说。
对于妇人1美元拍卖宝马车,很多人会觉得不可思议。实际上,类似的事情却不断在我们周围重复着。著名经济学家认为某国有企业拥有一套200平米临街店面房,每年租金市场价值50万元。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家企业竟然以10万元的低价租给一个经营户。相反地,该单位以50万元租入的营业房市价只需20万元,而且,每年还以10%的速度涨租金。
为何会出现这些咄咄怪事?都是财产制度与激励机制惹的祸。如果宝马车是妇人自己的,那么,她肯定不愿意以1美元的价格拍卖掉,肯定会以市场价值拍卖车辆,当然希望卖价越高越好。
同样,在私有制的民营企业里,为了自身利益,老板招聘员工会看个人能力,不会限制招聘者的范围。多组织一些政府培训、大讲堂、论坛会议、课题研究等活动。过多的限制会把高手挡在门外,招不到牛人,企业效益上不去,吃亏的最终是老板自己。同样道理,为了自身利益,民企老板不会把市值50万元的营业房,以10万的低价租给别人;不会以50万元的高价,租用市值20万元的营业房。
因为宝马车是丈夫情人的,所以,妇人才会“崽卖爷田不心痛”,著名经济学家称才会以1美元的价格把尚好的宝马车拍卖掉。同样,国有企业与事业单位的的财产不是个人自己的,而是公家的,在这类单位里,大家一起工作,好处一起共享,这些单位往往不采用市场报酬方式,而采用职务工资:职务高收入高,职务低收入低。
就在这个时候,一位刚毕业的小伙子约翰看到这则广告,按照报上的地址前去试买这辆宝马车。真的想不到,他果然以1美元价格买到了这辆宝马车。多组织一些政府培训、大讲堂、论坛会议、课题研究等活动。这是怎么回事?约翰问这位卖车的妇人,为何1辆尚好的宝马车只卖1美元?这位妇人告诉他,她的丈夫去世了,丈夫的的遗产全部归属她。不过,这辆宝马车却归属丈夫的情人。根据丈夫的遗嘱,要把这辆车拍卖掉,拍卖所得全部归丈夫的情人。所以,她才有了1美元拍卖宝马车的壮举。就这样,约翰高高兴兴地开着宝马车回家了。
职务工资下,个人再有能力,工作态度再好,对企业贡献再大,创造的成果由众人分享,区别仅仅在于职务高的多分点,职务低的少分点。这种激励方式下,个人能力与个人所得之间不对称,领导与员工没动力好好工作,各种“变形”行为随之涌现。
这种情况下,就会像妇人一样,为了自己某种目的,愿意贱卖或贵买物品,比如50万元市值的营业房,以10万元离奇的低价租给个人;市值20万元的营业房却以50万元的高价租入。实际价格与市场价格之间的差额,就成为领导与当事人分享的蛋糕。
同样道理,事业单位招聘要带准生证,限制了被招聘者的范围,虽然因此找不到高水平达人,对单位开展工作不利,但领导却能因此捞到更多好处,有关领导就心领神会,有意为之。
事业单位招聘要带准生证,1美元贱卖宝马车,以低于市场价值租出营业房,以高于市场价值租入营业房,等等。此类怪事与猫腻都是非私有财产制度导致了利益关系扭曲,从而出现了“利益归领导,代价归大家”的潜规则。